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等法律的規定,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就工傷發生爭議,要想獲得工傷保險待遇,必須先申請工傷認定,而認定工傷的前提必須是雙方存在勞動關系;認定工傷后,還需要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最后職工才能提起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待遇。這其中涉及到的程序是非常復雜的,不要說勞動者不了解,很多法律專業人士也未必都了解。
筆者下面通過一個極端典型的案例,分析一下工傷賠償案件可能需要經過的程序。從中我們可以發現法律在設計工傷賠償程序方面的存在的問題。
案例:
某職工被某單位食堂招聘為洗菜洗碗工,單位未與其簽定勞動合同,也未向勞動者發放過任何書面證件,工資發放也是以現金形式發放,單位沒有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工作幾個月后,職工在一次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被撞成重傷。單位沒有主動申請工傷認定。經過幾個月的治療,職工花費了兩萬多元的醫療費,治療期間,單位也沒有支付任何工資。治療結束后,職工向單位要求工傷待遇,遭到單位拒絕,為此雙方發生爭議。
如果職工堅持要求單位承擔工傷保險待遇,那么就有可能經歷以下極其復雜而煩瑣的程序,說它是“馬拉松式”的程序一點也不過分(以下個程序中耗時是筆者根據假設按可能發生的最長時間估算的,僅供參考)。
第一步、工傷認定程序(從工傷發生之日起,可能已耗時7個月)
1、發生工傷后用人單位不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必須在1年內提出工傷認定的申請(假設職工是在受傷6個月后提出工傷申請)。
2、勞動者提出工傷申請后,勞動部門可以根據情況依法決定是否受理。
如果勞動部門受理了申請并在60日內作出了工傷認定結論,則案件可進入第七步程序(即對工傷認定不服的行政復議程序)。假如勞動勞動部門作出不受理的決定,那么案件就要進入關于工傷受理的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程序。
第二步、工傷受理的行政訴訟程序(可能耗時6個月,如果出現發回重審理的情形,可能增加耗時6個月)
1、勞動者對勞動部門不受理工傷認定不服的,可以在60日內提起行政復議或者在3個月內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法院判決勞動部門受理其工傷認定的申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誤傷工友公司賠償還是當事人賠償
2021-03-16著作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2-06共同保證是指什么
2021-03-24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侵權行為是什么
2020-12-10法定贍養費的給付內容
2021-03-13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2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老人超市滑倒可以索賠嗎
2021-01-13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什么是傷殘鑒定費
2021-03-15車險理賠定損技巧是什么
2021-01-22人身意外死亡保險
2021-02-09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爭議仲裁案代理詞
2020-12-19談人身保險業務中定點醫院管理行為的性質-----兼談限制競爭行為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