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關系的主體對象
1.員工:員工,也稱為農民工、雇員、雇工、受雇人、勞工,是指在就業組織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經營決策權力并從屬于這種權力的工作者。員工的范圍有藍領工人、醫務工作者、辦公人員、教師、社會工作者、中產階級的從業者和底層管理者,不包括自由職業者、自雇傭者。
2.工會:工會是勞動者(雇員)組成的旨在維護和改善其就業條件、工作條件、工資福利待遇以及社會地位等權益的組織,工會主要通過集體談判方式來代表勞動者(雇員)在就業組織和整個社會中的權益。
1)工會的職能與行動方式:工會是員工的集體組織,其主要目的在于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工會的職能具體表現為代表職能,經濟職能,社會民主職能和服務職能。工會的行動方式主要有勞動立法、集體談判、直接行為、互保互助、政治行動等。
2)中國的工會和職工代表大會:工會的任務有:代表和組織職工參與國家社會事務管理和參加企事業的民主管理;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代表和組織職工實施民主監督;協助政府開展工作,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與支持企業行政的經營管理;動員和組織職工參加經濟建設;教育職工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文化技術素質。
工會的職權主要包括: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等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代表職工與企業談判和簽訂集體合同;對勞動合同的簽訂和履行進行監督;對企業遵守勞動法律、法規進行監督;參與勞動爭議的調解和仲裁。職工代表大會是中國勞動者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一種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
3.雇主也稱雇傭者,是指在一個組織中,使用雇員進行有組織、有目的的活動,并向雇員支付工資報酬的法人或自然人。在中國,雇主是一個新的概念,在現行的勞動立法中沒有使用這一概念,而是普遍用“用人單位”。企業是社會經濟的細胞,企業和諧穩定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
4.政府:在現代社會中,政府的行為已經滲透到社會經濟、政治生活的各個方面,政府作為勞動關系的主體一方,在勞動關系的運作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具體體現為:
1)作為雇主的政府。
2)作為調解者、立法者的政府。
3)三方機制中的政府。
所謂三方性原則,是強調法律不僅要規定當事人雙方的權利、義務,而且要同時規定作為第三方的政府的權利和義務。三方性原則表明了勞動關系制度對公共權力的承認。
二、簽訂勞動合同的主體的要求
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也是勞動合同關系的主體。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勞動合同的當事人必須具有合法的主體資格。作為用人單位必須是依法成立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國家機關、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只有這樣的用人單位才有權簽訂勞動合同。另一方當事人勞動者也必須具備一定的資格、條件,最重要的就是達到法定的就業年齡,必須是年滿16周歲,國家嚴禁用人單位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文藝、體育以及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審批手續,并保障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用人單位不能招用童工,也就是說勞動者必須是達到法定就業年齡且具有勞動行為能力的人。
三、簽訂勞動合同的條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勞動合同必須具備以下幾方面的條款:
(一)勞動合同期限勞動合同期限是指所簽訂的勞動合同是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如果是有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則應約定期限是一年或幾年。臨時勞動合同不超過一年(廣東省規定)。
(二)工作內容工作內容是指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從事什么工作,是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確定的應當履行的勞動義務的主要內容。包括勞動者從事勞動的崗位、工作性質、工作范圍以及勞動生產任務所要達到的效果、質量指標等。
(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是指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的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所從事的勞動必須提供的生產、工作條件和勞動安全衛生保護措施。即用人單位保證勞動者完成勞動任務和勞動過程中安全健康保護的基本要求。包括勞動場所和設備、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勞動防護用品等。用人單位不僅必須為勞動者提供必須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而且必須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勞動保護。
(四)勞動報酬勞動報酬是指用人單位根據勞動者勞動崗位、技能及工作數量、質量,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包括工資的數額、支付日期、支付地點等以及其它社會保險(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待遇。勞動報酬的內容和標準不得低于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也不得低于集體合同中的規定。
(五)勞動紀律勞動紀律是指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遵守的勞動規則,它是勞動者的行為規范。勞動合同的勞動紀律包括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用人單位內部制定的廠規、廠紀、對勞動者的個人紀律要求等。如上下班制度、工作制度、崗位紀律、獎勵和懲戒條件等。
(六)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是指勞動關系終止的客觀要求,即勞動合同終止的事實理由。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一般是指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在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以外,協商確定的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特別是在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雙方應約定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七)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是指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當事人一方故意或過失違反勞動合同,致使勞動合同不能正常履行,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時應承擔的法律后果。在勞動合同中約定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一般是指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對違約未作明確規定的內容,若法律、行政法規已有明確規定的,一方當事人違反勞動合同,應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在勞動合同中約定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精神和原則,公平合理。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勞動者在開始為企業或機構工作的時候,一定要簽署勞動關系合同,這樣可以在發生糾紛的時候有辦法可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還有什么問題,歡迎聯系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唯一住房如何強制執行
2021-01-17工傷鑒定申請材料要準備哪些
2021-02-03哪些物業不能申請抵押貸款
2020-12-16軟件產品登記測試報告取消了嗎
2021-01-16質押合同何時生效
2021-02-10探望權如何中止
2020-11-20夫妻一方是精神病人的婚姻有效嗎
2020-12-13祥云縣離婚撫養費標準
2020-12-03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現在購房是好時機嗎
2021-01-10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2020-11-20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意外險報銷的流程是什么樣的,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9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因罷工飛機航班取消轉機一天怎么賠償
2021-02-20人身保險有怎樣的特征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