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犯認定的兩種爭議情形是什么
累犯的認定在實踐中有一些爭議,根據《刑法》第六十五條規定:一般累犯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罪和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對于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從假釋期滿之日起計算;
爭議情形一:前罪是否應區分數罪之主觀要件
我國刑法和相關司法解釋沒有就上述情況作出具體規定,在法無明文規定的情形下,應從有利于被告人的角度來處理。
爭議情形二:追訴漏罪時可否再次認定累犯
一般累犯認定
1、主觀條件:前罪和后罪都必須是故意犯罪。過失不存在累犯,累犯的主觀方面排除過失。這反應的是立法上控制累犯的范圍,重點就是在于懲治那些主觀上處于故意而實施犯罪的行為。
2、刑度條件:前罪所判刑罰和后罪所判刑罰都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有期徒刑以上”包括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邏輯上無期徒刑和死刑不存在執行完畢的情況,但是根據我國減刑和假釋的制度,以及憲法中規定的赦免的制度,以上兩個刑種有可能出現累犯的情況。?應當指出,前罪刑罰是已經被實際判處并執行完畢的,是種已然刑罰,而后罪刑罰是尚未被實際判處的,只是種估計,如果后罪沒有被實際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犯罪人不能構成累犯。
3、時間條件:后罪必須發生在前罪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內。這里最主要的問題是起算的時間點,這里的執行完畢是指主刑執行完畢,對于被同時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是否執行完畢不影響累犯的構成;刑罰執行完畢,既包括有期徒刑實際執行完畢,也包括假釋考驗期滿;被判處緩刑的犯人,在緩刑考驗期內犯新罪的,不能構成累犯,而應當撤銷緩刑,將舊罪與新罪一并處罰。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累犯認定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累犯從重的前提是前罪,量刑基礎是新罪。之所以產生重復評價的錯誤概念,是參照錯誤所導致,混淆了認定累犯的前罪和量刑基礎的新罪不同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成立公司錢可以取出嗎
2020-12-0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是在什么時間可以做
2021-03-23非機動車違反交通規則有哪些
2020-12-29怎么申請脫離親子關系,有哪些法律途徑
2021-01-05父母贈與是否可以附贍養老人的條件
2021-01-19香港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0-12-05贈與房產配偶有份嗎
2021-01-25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意外險多少錢一年
2021-01-31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在什么情況下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會終止
2020-12-244s店強制買保險怎么辦
2021-01-16車禍理賠和法院判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1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條款的
2021-02-06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業道德
2021-01-06保險理賠修理費可以申請保全嗎
2021-03-25保險監管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