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否會構成累犯
未成年人構成累犯的說法目前來看是不成立的。根據《刑法》第六十五條規定,未成年人犯罪不構成一般累犯,一般累犯與特殊累犯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特殊累犯比一般累犯具有更高的層級,既然未成年人連一般累犯都無法構成,未成年人自然也不應當構成特殊累犯。
普通累犯的主體條件
累犯的構成涉及前后兩個犯罪,“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是指第一次犯罪時未滿十八周歲還是指兩次犯罪時都未滿十八周歲?如果前后兩次犯罪時都未滿十八周歲,行為人當然不構成累犯,但是,如果第一次犯罪時未滿十八周歲,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之后五年內再犯罪時已滿十八周歲,這種情況是否構成累犯?
從實踐中分析,未成年人犯第一次犯故意犯罪,被判處的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后,即又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故意犯罪的,與相隔時間稍長后年滿十八周歲后又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故意犯罪的相比,無論是主觀惡性還是人身危險性,前者絲毫不比后者低,如果前者不構成累犯,而后者因為犯后罪時已滿十八周歲了就可以構成累犯,似乎不盡人情,也不符合法理。
從語義上分析,一般累犯的構成要求前后兩個罪都是故意犯罪,前后兩個罪都須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在年齡上前后兩個罪也都應該年滿十八周歲的才能構成累犯。因為,刑法第六十五條第一款規定“過失犯罪和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除外。”既然前后兩個罪中只要有一個過失犯罪,就不構成累犯,那么按照統一性解釋原理,前后兩個罪中只要有一個屬于未成年人犯罪,就不能構成一般累犯。更為重要的是,《刑法修正案(八)》的此條修改目的是對未成年人犯罪采取“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貫徹“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因此,從有利于未成年人的角度而言,把未成年人犯罪不構成累犯理解為只要有一個屬于未成年人犯罪即可,更能體現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和寬宥政策。
所以,普通累犯的主體條件,即犯罪分子在犯前罪和后罪時必須都是年滿十八周歲以上的人。
由此我們可以了解到,未成年人構成累犯的說法以目前的法律來看是不成立的,但是對于未成年人多次犯罪的行為公安部門依然會給予嚴厲的打擊。想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不妨向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主犯跑了案件怎么判
2020-11-10人民法院在級別管轄方面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0-12-26申請商標注冊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7保證金質押是否可以指示交付
2020-11-09個人反擔保保證函
2021-03-21婚前財產可以寫遺囑嗎
2021-02-02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是什么
2021-02-25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二手房中介機構應具備的條件
2021-01-24居間合同的報酬有限制嗎
2020-11-27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如何買壽險才能既省錢又獲得充分保障呢
2021-02-28航班延誤保險賠償問題
2020-12-20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游客如何投保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3簡述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什么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