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仲裁委員會規則是如何規定的?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7-13 · 751人看過

仲裁機構存在的意義,主要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權益。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涉外經濟聯系日益頻繁,故而我國也成立了國際型仲裁委員會。無論是何種機構,要想長久的存在,都需要按照一定的規則從事日常作業,那么,北京國際仲裁委員會規則是如何規定的呢?

北京國際仲裁委員會規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北京仲裁委員會

(一)北京仲裁委員會(以下稱“本會”)系在中國北京登記注冊的解決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仲裁機構。

(二)本會同時使用“北京國際仲裁中心”名稱,當事人在仲裁協議中約定“北京國際仲裁中心”為仲裁機構的,由本會進行仲裁。

(三)本會主任(以下稱“主任”)履行本規則賦予的職責,副主任或秘書長受主任的委托履行主任的職責。

(四)本會辦公室(以下稱“辦公室”)負責本會的日常事務。辦公室指派工作人員擔任案件秘書,負責案件的程序管理和服務工作。

第二條 本規則的適用

(一)當事人協議將爭議提交本會仲裁的,適用本規則。當事人就仲裁程序事項或者仲裁適用的規則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但該約定無法執行或者與仲裁地強制性法律規定相抵觸的除外。當事人約定適用其他仲裁規則的,由本會履行相應的管理職責。

(二)當事人約定適用本規則但未約定仲裁機構的,視為當事人同意將爭議提交本會仲裁。

(三)本規則未明確規定的事項,本會或者仲裁庭有權按照其認為適當的方式推進仲裁程序,以促使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得到高效和公平的解決。

(四)本會、仲裁庭、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均應當本著誠信、善意、合作及妥善解決糾紛的原則適用本規則。

第三條 放棄異議權

當事人知道或者理應知道本規則或仲裁協議中規定的任何條款或條件未被遵守,但仍參加或者繼續參加仲裁程序且未對上述不遵守情況及時向本會或仲裁庭提出書面異議的,視為其放棄提出異議的權利。

第二章 仲裁協議

第四條 仲裁協議的定義和形式

(一)仲裁協議是指當事人同意將他們之間的特定法律關系中已經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的爭議提交仲裁的協議。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或者以其他書面形式訂立的仲裁協議。

(二)仲裁協議應當采取書面形式。書面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三)在仲裁申請書和答辯書的交換中,一方當事人聲稱有仲裁協議而另一方當事人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存在書面仲裁協議。

第五條 仲裁協議的獨立性

仲裁協議獨立存在,其效力應單獨判斷,無論合同是否成立、變更、解除、終止、無效、失效、未生效、被撤銷,均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

第六條 管轄權異議

(一)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存在、效力或者仲裁案件的管轄權有異議,可以向本會提出管轄權異議。管轄權異議應當在首次開庭前以書面形式提出,當事人約定書面審理的,應當在首次答辯期限屆滿前以書面形式提出。

(二)當事人未依照上述規定提出管轄權異議的,視為承認本會對仲裁案件的管轄權。

(三)當事人向本會提出管轄權異議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四)本會或者本會授權的仲裁庭有權就仲裁案件的管轄權作出決定。仲裁庭的決定可以在仲裁程序進行中作出,也可以在裁決書中作出。

(五)本會或者經本會授權的仲裁庭對仲裁案件作出無管轄權決定的,案件應當撤銷。仲裁庭組成前,撤銷案件的決定由本會作出;仲裁庭組成后,撤銷案件的決定由仲裁庭作出。

第三章 仲裁申請、答辯與反請求

第七條 申請仲裁

(一)申請仲裁,應當提交:

1. 仲裁協議;

2. 寫明下列內容的仲裁申請書:

(1)申請人、被申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傳真、電子郵件以及其他可能的快捷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住所、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傳真、電子郵件以及其他可能的快捷聯系方式;

(2)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3. 仲裁申請所依據的證據或者其他證明文件;

4. 申請人身份證明文件。

(二)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按照本規則附錄1《北京仲裁委員會案件受理費收費辦法》和《北京仲裁委員會案件處理費收費辦法》的規定預交仲裁費用。當事人的請求沒有明確爭議金額的,由本會確定爭議金額或者應當預交的仲裁費用。

(三)當事人預交仲裁費用有困難的,可以申請緩交,由本會決定是否批準。當事人不預交仲裁費用,又不提出緩交申請或者在本會批準的緩交期限內未預交全部仲裁費用的,視為未提出或者撤回仲裁申請。

第八條 受理

(一)收到仲裁申請后,本會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自當事人預交仲裁費用之日起5日內予以受理。

(二)仲裁申請不符合本規則第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當事人應當在本會規定的時間內予以補正;未補正的,視為當事人未提出仲裁申請。

(三)仲裁程序自本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開始。

第九條 發送仲裁通知

本會自受理案件之日起10日內,將受理通知、本規則和仲裁員名冊發送申請人;將答辯通知連同仲裁申請書及其附件、本規則、仲裁員名冊發送被申請人。

第十條 答辯

(一)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答辯通知之日起15日內提交下列文件:

1. 寫明下列內容的答辯書:

(1)被申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傳真、電子郵件以及其他可能的快捷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住所、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傳真、電子郵件以及其他可能的快捷聯系方式;

(2)答辯意見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2. 答辯意見所依據的證據或者其他證明文件;

3. 被申請人身份證明文件。

(二)本會自收到答辯書之日起10日內,將答辯書及其附件發送申請人。

(三)被申請人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繼續進行。

第十一條 反請求

(一)被申請人如有反請求,應當自收到答辯通知之日起15 日內提交反請求申請書。逾期提交的,仲裁庭組成前由本會決定是否受理;仲裁庭組成后由仲裁庭決定是否受理。

(二)本會或者仲裁庭決定是否受理逾期提出的反請求時,應當考慮反請求與本請求合并審理的必要性、逾期提出的時間、是否會造成程序的不必要拖延以及其他有關因素。

(三)反請求的提出和受理參照本規則第七條和第八條的規定。

(四)自受理反請求申請之日起10日內,本會將反請求答辯通知連同反請求申請書及其附件發送申請人。

(五)申請人按照本規則第十條的規定提交答辯書。

(六)本規則對反請求的其他事項未作出規定的,參照本規則關于仲裁請求的相關規定辦理。

第十二條 變更仲裁請求或者反請求

(一)當事人可以變更仲裁請求或者反請求。變更仲裁請求或者反請求應當采取書面形式,仲裁庭組成前由本會予以受理;仲裁庭組成后由仲裁庭予以受理。

(二)當事人對仲裁請求或者反請求的變更過于遲延從而可能影響仲裁程序正常進行的,本會或者仲裁庭有權拒絕接受其變更。

(三)變更仲裁請求或者反請求的提出、受理、答辯等事項,參照本規則第七條至第十條的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追加當事人

(一)仲裁庭組成前,經本會同意,當事人可以依據相同仲裁協議在案件中申請追加當事人。

(二)申請追加當事人應當提交追加當事人申請書,申請書的內容及受理、答辯等事項,參照本規則第七條至第十條的規定辦理。

(三)仲裁庭組成后,除非申請人、被申請人及被追加的當事人均同意,否則不再接受追加當事人的申請。

第十四條 多方當事人之間的仲裁請求

(一)案件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申請人或被申請人,或者存在追加當事人的情況下,任何當事人均可以依據相同的仲裁協議針對其他當事人提出仲裁請求。仲裁庭組成前,由本會決定是否受理;仲裁庭組成后,由仲裁庭決定是否受理。

(二)上述仲裁請求的提出、受理、答辯、變更等事項參照本規則第七條至第十條、第十二條的規定辦理。

第十五條 文件的提交與份數

(一)除非另有約定,當事人應向本會提交仲裁文件,由本會轉交仲裁庭及其他當事人。如當事人約定直接向仲裁庭提交仲裁文件,則應向本會提交相應副本。

(二)當事人提交仲裁申請書、答辯書、反請求申請書、證據材料以及其他書面文件,應當一式五份。如果當事人人數超過兩人,增加相應份數;如果仲裁庭組成人數為一人,減少兩份。

第十六條 仲裁保全

(一)一方當事人因另一方當事人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裁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可以提出申請,要求對另一方當事人的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

(二)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提出證據保全申請。

(三)當事人提出上述申請的,本會將當事人的申請提交至有管轄權的法院。

(四)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或者證據可能滅失或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在申請仲裁前提出上述申請。

第十七條 代理人

當事人委托代理人進行仲裁活動的,應當向本會提交載明具體委托事項和權限的授權委托書。

第四章 仲裁庭

第十八條 仲裁員名冊

本會制定有仲裁員名冊,當事人從本會提供的仲裁員名冊中選擇仲裁員。

第十九條 仲裁庭的組成

(一)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或本規則另有規定,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員組成。

(二)雙方當事人應當自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15日內分別選定或者委托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員。當事人未在上述期限內選定或者委托主任指定仲裁員的,由主任指定。

第五章 審 理

第二十四條 審理方式

(一)仲裁庭應當開庭審理案件。

(二)當事人約定不開庭,或者仲裁庭認為不必要開庭審理并征得各方當事人同意的,可以根據當事人提交的文件進行書面審理。

(三)無論采取何種審理方式,仲裁庭均應當公平、公正地對待各方當事人,給予各方當事人陳述和辯論的合理機會。

第二十五條 保密義務

(一)仲裁不公開審理。當事人協議公開的,可以公開,但涉及國家秘密、第三人商業秘密或者仲裁庭認為不適宜公開的除外。

(二)不公開審理的案件,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證人、仲裁員、仲裁庭咨詢的專家和指定的鑒定人、本會的有關人員,均不得對外界透露案件實體和程序進行的情況。

第二十六條 仲裁地

(一)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本會所在地為仲裁地。本會也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確定其他地點為仲裁地。

(二)仲裁裁決視為在仲裁地作出。

第二十七條 開庭地點

(一)開庭審理在本會所在地進行。當事人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二)當事人約定在本會所在地以外的其他地點開庭的,承擔由此發生的費用。當事人應當在本會規定的期限內按照約定或者仲裁庭確定的比例預交上述費用。未預交的,在本會所在地開庭。

第二十八條 合并審理

(一)仲裁庭在滿足以下各項條件時可以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仲裁案件合并審理:

1. 仲裁標的為同一種類或者有關聯;

2. 經一方當事人申請并征得其他當事人同意;

3. 仲裁庭組成均相同。

(二)仲裁庭可以根據情況決定合并審理的具體程序。

第二十九條 合并仲裁

(一)經各方當事人同意,或者一方當事人申請且本會認為必要,本會可以決定將根據本規則進行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仲裁案件合并為一個仲裁案件進行審理。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合并的仲裁案件應合并于最先開始仲裁程序的仲裁案件中。

(二)在決定是否進行上述合并時,本會將考慮相關仲裁案件所依據的仲裁協議的具體情況、案件之間的關聯性、案件程序進行的階段以及已經組成仲裁庭的案件仲裁員的指定或者選定等情況。

第三十條 開庭通知

(一)開庭審理的案件,仲裁庭應當于開庭10日前將開庭日期通知當事人;經商當事人同意,仲裁庭可以提前開庭。當事人有正當理由請求延期開庭的,應當在開庭5日前提出;是否延期,由仲裁庭決定。

(二)再次開庭以及延期后開庭日期的通知,不受10日期限限制。

第三十一條 當事人缺席

(一)申請人經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視為撤回仲裁申請。被申請人提出反請求的,不影響仲裁庭對被申請人的反請求進行缺席審理。

(二)被申請人經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許可中途退庭的,仲裁庭可以進行缺席審理。被申請人提出反請求的,可以視為撤回反請求。

第三十三條 仲裁庭自行調查事實、收集證據

(一)當事人申請且仲裁庭認為必要,或者當事人雖未申請,但仲裁庭根據案件審理情況認為必要時,仲裁庭可以自行調查事實、收集證據。仲裁庭調查事實、收集證據時,認為有必要通知當事人到場的,應當及時通知。經通知,當事人未到場,不影響仲裁庭調查事實和收集證據。

(二)仲裁庭自行收集的證據應當轉交當事人,由當事人發表質證意見。

第三十五條 審理措施

仲裁庭有權根據審理需要采取制作案件審理日程表、發出問題單、舉行庭前會議、制作審理范圍書等各項審理措施。首席仲裁員可以接受仲裁庭委托采取上述審理措施。

第三十六條 質證

(一)仲裁庭可以根據案件審理需要,安排當事人自行就證據材料原件與復印件是否一致進行核對。仲裁庭可以委托秘書組織當事人進行上述核對工作。

(二)開庭審理的案件,在開庭前已經交換的證據應當在開庭時出示,由當事人質證。當事人已經認可的證據,經仲裁庭在庭審中說明后,可以不經出示,直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三)對于當事人當庭或者開庭后提交的證據材料,仲裁庭決定接受但不再開庭審理的,可以要求當事人在一定期限內提交書面質證意見。

第三十七條 證據的認定

(一)證據由仲裁庭認定;鑒定意見,由仲裁庭決定是否采納。

(二)仲裁庭在認定證據時,除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參照司法解釋外,還可以結合行業慣例、交易習慣等,綜合案件整體情況進行認定。

第三十八條 辯論

當事人在審理過程中有權進行辯論。仲裁庭也可以根據審理情況要求當事人提交書面辯論意見。

第三十九條 最后陳述意見

仲裁庭在審理終結前,應當征詢當事人的最后意見。當事人的最后意見可以在開庭時以口頭方式提出,也可以在仲裁庭規定的期限內以書面方式提出。

第四十條 庭審記錄

(一)仲裁庭應當將開庭情況記入筆錄,但調解情況除外。

(二)仲裁庭可以對庭審進行錄音或者錄像。

(三)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與人認為對自己陳述的記錄有遺漏或者差錯的,有權申請補正;仲裁庭不予補正時,應當記錄該申請。

(四)筆錄由仲裁員、記錄人員、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與人簽名或者蓋章。

(五)經各方當事人申請,或者一方當事人申請且本會同意,本會可以聘請速錄人員對開庭情況進行記錄,由此發生的費用由當事人預交。

第四十五條 多數仲裁員繼續仲裁程序

最后一次開庭終結后,如果三人仲裁庭中的一名仲裁員因死亡或其他原因不能參加合議并作出裁決,主任可以按照本規則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更換該仲裁員;在征得各方當事人及主任同意后,其他兩名仲裁員也可以繼續進行仲裁程序,作出決定或裁決。

第六章 裁 決

第四十六條 仲裁程序事項的決定

(一)仲裁庭有權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就涉及到的程序事項作出決定。

(二)由三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庭的,任何決定均應當按照多數意見作出。如未能形成多數意見,則應當按照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

(三)經當事人同意或者仲裁庭授權,首席仲裁員也可以就程序事項作出決定。

第四十七條 裁決作出期限

仲裁庭應當自組庭之日起4個月內作出裁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首席仲裁員提請秘書長批準,可以適當延長。

第四十八條 裁決的作出

(一)由三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庭的,裁決應當按照多數仲裁員的意見作出,少數仲裁員的不同意見可以記入筆錄。不能形成多數意見時, 裁決應當按照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

(二)裁決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爭議事實、裁決理由、裁決結果、仲裁費用的承擔和裁決日期、仲裁地。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及按照當事人的和解協議作出裁決的,可以不寫明爭議事實和裁決理由。

(三)裁決書由仲裁員簽名。對裁決持不同意見的仲裁員,可以簽名,也可以不簽名;不簽名的仲裁員應當針對裁決出具個人意見。本會將其個人意見隨裁決書送達當事人,但該意見不構成裁決書的一部分。

(四)裁決書經仲裁員簽名后,加蓋本會印章。

第七章 簡易程序

第五十三條 簡易程序的適用

(一)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凡案件爭議金額不超過100萬元(指人民幣,下同)的,適用簡易程序。

(二)爭議金額超過100萬元,當事人約定或者同意的,也可適用簡易程序,仲裁費用予以減收。

(三)案件爭議金額不超過100萬元,當事人約定適用普通程序的,承擔由此增加的仲裁費用。

(四)本規則第八章對簡易程序作出特別規定的,適用第八章的有關規定。

第五十四條 仲裁庭的組成

(一)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由獨任仲裁員審理。

(二)各方當事人應當自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10日內在仲裁員名冊中共同選定或者共同委托主任指定獨任仲裁員。選擇獨任仲裁員時,可以適用本規則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的方式。各方當事人逾期未能共同選定或者共同委托主任指定獨任仲裁員的,由主任指定。

第五十五條 答辯和反請求的期限

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答辯通知之日起10日內,提交答辯書及有關證明文件;如有反請求,也應當在此期限內提交申請書及有關證明文件。

第五十六條 開庭通知

(一)開庭審理的案件,仲裁庭應當于開庭3日前將開庭日期通知當事人。

(二)仲裁庭決定開庭審理的,只開庭一次;確有必要的,可以決定再次開庭。再次開庭日期的通知,不受3日期限限制。

第八章 國際商事仲裁的特別規定

第六十條 本章適用

(一)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國際商事案件適用本章規定。本章沒有規定的,適用或參照適用本規則其他有關規定。

(二)涉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臺灣地區的案件,參照適用本章規定。

(三)當事人對案件是否具有國際因素有爭議的,由仲裁庭決定。仲裁庭的決定不影響此前已經進行的仲裁程序。仲裁庭決定案件具有國際因素后,案件適用本章規定的程序進行審理。

第六十六條 開庭通知

(一)開庭審理的案件,仲裁庭應當于開庭30日(符合本規則第五十三條規定的案件為10日)前將開庭日期通知當事人;經商當事人同意,仲裁庭可以提前開庭。當事人有正當理由請求延期開庭的,可以在開庭12日(符合本規則第五十三條規定的案件為5日)前書面提出;是否延期,由仲裁庭決定。

(二)再次開庭以及延期后開庭日期的通知,不受30日或10 日期限限制。

第六十七條 仲裁庭調解

(一)經各方當事人同意,仲裁庭可以進行調解。

(二)因調解不成導致調解程序終止的,如果各方當事人以避免裁決結果可能受到調解影響為由請求更換仲裁員的,主任可以批準。各方當事人承擔由此增加的費用。

第六十八條 裁決作出期限

仲裁庭應當自組庭之日起6個月(符合本規則第五十三條規定的案件為90日)內作出裁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首席仲裁員或獨任仲裁員提請秘書長批準,可以適當延長。

第六十九條 法律適用

(一)仲裁庭應當根據當事人選擇適用的法律對爭議作出裁決。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選擇適用的法律系指實體法,而非法律沖突法。

(二)當事人未選擇的,仲裁庭有權根據案件情況確定適用的法律。

(三)根據當事人的約定,或者在仲裁程序中當事人一致同意,仲裁庭可以依據公平合理的原則作出裁決,但不得違背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

(四)在任何情況下,仲裁庭均應當根據有效的合同條款并考慮有關交易慣例作出裁決。


第九章 附則

第七十條 期限的計算

(一)本規則規定的期限或者根據本規則確定的期限,應當自期限開始之次日起算。期限開始之日,不計算在期限內。

(二)如果期限開始之次日為送達地公共假日或者非工作日,則從其后的第一個工作日開始計算。期限內的公共假日和非工作日應計算在期限內。期限屆滿日是公共假日或者非工作日的,以其后的第一個工作日為期限屆滿日。

(三)期限不包括在途時間,仲裁文書、通知、材料在期限屆滿前交郵、交發的,不算過期。

(四)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10日內,可以申請順延;是否準許,由本會或者仲裁庭決定。

第七十二條 仲裁語言

(一)當事人可以約定仲裁程序中使用的語言。當事人沒有約定的,本會或者仲裁庭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確定使用中文或者其他語言為仲裁程序的語言。

(二)當事人約定使用兩種或者兩種以上語言的,仲裁庭在征得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可以確定使用其中一種語言。如果當事人無法達成一致意見,仲裁程序可以以多種語言進行,由此增加的相關費用由當事人承擔。

(三)本會或者仲裁庭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確定國際商事仲裁程序中的書面材料是否需要附具中文譯本或者其他語言譯本。

(四)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證人需要語言翻譯,可以由本會提供譯員,也可以由當事人自行提供譯員。當事人承擔翻譯費用。

第七十三條 本規則的解釋

(一)本規則由本會解釋。

(二)除非本會另有聲明,本會發布的其他文件不構成本規則的組成部分。

第七十四條 本規則的正式文本

本會公布的本規則的中文、英文以及其他語文文本,均為正式文本。不同文本的表述產生歧義時,以中文文本的表述為準。

第七十五條 本規則的施行

本規則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本規則施行前受理的案件,適用受理時施行的仲裁規則。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且本會同意的,可以適用本規則。

北京國際仲裁委員會規則設置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各方勞動者的權益,仲裁機構是否受理仲裁請求,一般是給予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以及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規范來確定的。對于滿足受理條件,而仲裁機關不受理的情形,相關當事人可以上訴至人民法院。


勞動仲裁申請書范本是怎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2020年最新工傷勞動仲裁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劉龍梅

劉龍梅

執業證號:

12207201111329064

吉林巨石律師事務所

簡介:

畢業于吉林大學法學院。從事法律工作17年。具有深厚的法學理論基礎、豐富的從業經驗,具有良好的協調溝通能力。一直秉承“恪守誠信、委托人利益至上的原則”,把每一個案件都當作一個項目來做,發揮個人最大的優勢,堅定捍衛當事人的合法利益,努力通過法律渠道幫助當事人維護合法權益,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劉龍梅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色xx群视频射精| 污网站在线观看| 成年人在线播放| 国产人与禽zoz0性伦|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20| awyy爱我影院午夜|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高清视频一区三区| 亚洲武侠欧美自拍校园| 99RE66在线观看精品免费| 波多野结衣和邻居老人公| 天堂网www资源在线|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99rv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亚洲日韩亚洲另类激情文学| 2022国内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 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影院|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小说| 黄色免费网站网址| 日本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四虎1515hh丶com|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猫扑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 天堂AV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制服| 18级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好吊日在线观看|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免费|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色戒| 久久99热国产这有精品| 精品无人区乱码麻豆1区2区|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日韩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