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用工承攬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因合同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十條同時規定:“加工承攬合同,以加工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依據上述兩項法律規定,加工承攬合同糾紛應由合同約定的履行地(比如約定安裝地)或實際履行地(加工定作所在地)法院所在地管轄。在沒有約定的情況下也可適用一般原告就被告的規定。
勞務合同糾紛解決方式
1、協商
合同當事人在友好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這是最佳的方式。
2、調解
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如,一方或雙方是國有企業的,可以要求上級機關進行調解。上級機關應在平等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而不能進行行政干預。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機關、仲裁機構、法庭等進行調解。
3、仲裁
合同當事入協商不成,不愿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訴訟
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后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除了上述一般特點之外,有些合同還具有其自愿的特點,如涉外合同糾紛,解決時可能會援引外國法律、而不是中國相關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勞務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
(1)主體資格不同。勞動合同的主體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組織,即用人單位,另一方則必須是勞動者個人,勞動合同的主體不能同時都是自然人;勞務合同的主體雙方當事人可以同時都是法人、組織、公民,也可以是公民與法人、組織。
(2)主體性質及其關系不同。勞動合同的雙方主體間不
僅存在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還存在著人身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除提供勞動之外,還要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服從其安排,遵守其規章制度等,成為用人單位的內部職工。但勞務合同的雙方主體之間只存在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彼此之間無從屬性,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提供勞務服務,用人單位支付勞務報酬,各自獨立、地位平等。
(3)主體的待遇不同。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除獲得工資報酬外,還有保險、福利待遇等;而勞務關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獲得勞動報酬。
(4)報酬的性質不同。因勞動合同的履行而產生的勞動報酬,具有分配性質,體現按勞分配的原則,不完全和不直接隨市場供求情況變動,其支付形式往往特定化為一種持續、定期的工資支付;因勞務合同而取得的勞動報酬,按等價有償的市場原則支付,完全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是商品價格的一次性支付,商品價格是與市場的變化直接聯系的。
上述內容就是小編對“勞務用工承攬合同糾紛管轄法院”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民事法的規定,勞務用工承攬合同糾紛管轄法院,是以合同履行地的法院,也就是承攬合同的加工行為地。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離的婚姻要多久才自動無效
2021-03-26分公司注冊手續有哪些
2020-12-27怎樣避免商標無效請求
2020-11-09不良資產包可以抵押嗎
2021-01-21行政處罰停業多長時間
2020-12-04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暫行規定有什么
2021-03-16父母離婚后法定監護人有哪些權力
2021-02-05離婚孩子探視權行使時間是多久
2020-12-18不辦酒席就不算正式結婚嗎
2021-03-20收集婚外情離婚賠償證據的方式
2021-02-28審查監督程序時效
2021-02-07交通事故誤工費需要哪些證明
2020-12-12民事合同欺詐會否判刑
2021-01-19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工資應當以什么形式按什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2020-12-04女職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2020-11-10單位強制換崗怎么辦
2020-11-26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