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對網絡秩序的維持造成一定的威脅,國內每年都有大案、要案發生,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很多人都有被騙錢的經歷,但并沒有報警,因為他們不懂得相關的法律規定,關于“網絡詐騙2000元報警能立案么”的問題,由小編根據相關法律來解讀。
一、網絡詐騙2020元報警能立案么?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
刑事案件立案,最低標準是2000元。在江蘇,這個標準是6000元。
這個立案標準,跟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關,由各地自己定,然后報最高法院備案。對于一個具體的刑事案件,數額是其中一個方面,報案后,能否立案,還要公安機關根據實際情況再決定。詐騙罪的具體量刑:
1、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江蘇省規定為6千元為數額較大的起點。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江蘇省規定為6萬元為數額巨大的起點。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江蘇省規定五十萬元以上的,為數額特別巨大。
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
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1)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
(2)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入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
(3)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
(4)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后,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
3、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綜上,是關于“網絡詐騙2000元報警能立案么”的回答,詐騙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讓人防不勝防,為了更好的保護自己的財產權利,對詐騙罪的立案標準和構成要件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受到侵犯時及時拿起法律的武器。并且在遇到詐騙犯罪分子時,我們應當有警惕心,不要隨便透露自己的銀行卡等信息。
詐騙罪的形式處罰是什么?
詐騙罪的相關法律有哪些?
詐騙多少錢應該立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破壞軍婚罪案例介紹
2020-11-15兩人公司要成立股東會嗎
2021-02-07假結婚和假離婚買房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1-02-22法定管轄分為哪幾種,裁定管轄有哪些
2021-03-11交通事故責全責保險賠償需要保險公司的人在場嗎
2021-03-18炒地皮非法倒賣土地會受法律制裁嗎
2021-01-01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什么是老賴
2021-01-09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為員工購買保險算工資福利嗎
2021-03-14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超載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