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分子在實施詐騙行為的時候,為了使自己的信息不被泄露,以防被抓,通常會選擇冒用別人身份的這一現象,當然這也是由于我們的隱私泄露或者身份證丟失的原因造成的。很多人對于網絡詐騙分子的實際詐騙人以及身份證所有者的處罰規定不明確。那么,如果網絡詐騙罪冒用身份怎么處罰呢?來一起了解一下相關內容吧。
一、網絡詐騙罪冒用身份怎么處罰
身份證被冒用,當事人沒有詐騙的主觀故意和客觀行為,不會構成詐騙罪。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隱瞞真相或虛構事實的手段來騙取公私財物。
冒用他人身份證做貸款的,構成涉嫌,金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要根據詐騙金額及其它案情來分析可能刑期。
按照《居民身份證法》中的有關規定,身份證一旦丟失或者被別人盜用,造成財產、名譽受損等情況,冒用者及審查部門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丟失證件者不用承擔任何責任,并有權通過相應的渠道向有關部門追償。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從事違法活動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身份證丟失后,身份證所有人有盡快去掛失丟失身份證的義務,向公安機關申領新的身份證,同時作廢丟失的身份證,取得掛失證據。當遇到有人冒用身份證從事詐騙等違法行為,侵犯原持證人財產權或者名譽權時,可以提供掛失證據來佐證其與違法犯罪活動無關。此外,身份證被盜用后,居民也有權要求相關部門阻止違法行為。
《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七條對冒用身份證者的法律責任有詳細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并處2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身份證的;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處10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同時該法還規定,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要注意的是,如果居民身份證丟失被他人冒用,冒用者及審查部門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丟失證件者不用承擔任何責任。而且公民在使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時,用證單位負有反復核對人、證一致性的責任,確認無誤后方可為持證人辦理相關業務。用證單位不履行人、證一致性核對責任導致公民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防止身份證被冒用?
個人身份證及其復印件的保管和使用一定要謹慎,切記身份證原件盡量不要外借或寄存他處,丟棄身份證復印件時應先將其撕毀。
使用身份證復印件時,最好在復印件不妨礙內容閱讀處親筆詳細注明用途,萬一日后有意外發生,也好查對筆跡、認定責任。一般來說,身份證復印件只有和原件一起使用時才有效,同時,身份證復印件也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比如他人冒用你的身份證復印件辦理了手機卡惡意欠費,主要過錯在于業務員沒有認真審核。
具體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在身份證復印件上進行簽注,加以預防:用藍色圓珠筆或簽字筆寫上“某某事務專用”,內容盡量詳細,但不要遮住身份證號碼和姓名;在簽注時部分文字與身份證要有交叉;通常寫三行,每一行后面要畫上橫線,以免被他人偷加文字。
如果遇到網絡詐騙分子使用冒用別人身份證是詐騙行為,對其詐騙數額進行詐騙罪的定罪量刑,對于冒用身份的行為也會進行一定的處罰,當然對身份證的本人,不需要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為了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使用身份證謹慎,避免被冒用。
什么是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微信詐騙被抓會有什么后果 ?
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糾紛的法律依據
2021-02-02公證處公證過的證據有效期是幾年
2020-11-13行政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4行政非訴執行期限是多久
2020-11-08不繼承遺產可以不贍養嗎
2021-02-10單位不服勞動仲裁后向法院起訴,法院會受理嗎
2020-12-18離婚協議中給付金錢義務約定和處理
2020-11-13勞務關系九級受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8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拼裝的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由誰賠償
2021-02-07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服刑人員能買保險嗎
2021-01-26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費率厘訂原則是什么
2021-02-16土地承包年限新解讀內容是什么
2021-02-12國有土地出讓金可以分期支付嗎
2020-11-21土地流轉主要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26拆遷補償中,安置面積包不包含公攤面積
2021-03-07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是否應參照國有土地拆遷標準
2020-12-06非農戶口農村拆遷能分到賠償金嗎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