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上的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技術的便利,進行詐騙。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將他人的財務非法占有。這種網絡詐騙行為,嚴重影響了我國的網絡環境。國家為了改善我國的網絡環境,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對那些使用網絡詐騙行為的不法分子進行嚴厲的打擊。那么,網絡詐騙有國家賠償么?
一、關于網絡詐騙的賠償問題。
1、在檢察院對刑事案件提起公訴同時,被害人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對物質損失要求被告人賠償。
2、偵查結束或者判決后,公安機關或者檢察院、法院會將被告人詐騙的財物對被害人進行返還。
3、《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 第九十九條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第二百三十四條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查封、扣押、凍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財物及其孳息,應當妥善保管,以供核查,并制作清單,隨案移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處理。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對違禁品或者不宜長期保存的物品,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二、詐騙罪的量刑問題。
1、他構成了詐騙罪(刑法第266條)。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他會被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千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
2、開庭時會通知被害人。至于發送傳票,你可以留地址讓他們寄,也可以自己過去領。
時代的發展,便利了我們的生活也給那些不法分子帶來了便利。他們利用網絡技術的便利,為他們進行詐騙提供幫助。所以在性質上網絡詐騙也是一種詐騙手段。所以在處理該類問題時就可以就詐騙罪中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針對網絡詐騙有國家賠償么這類的問題,我們也可以在詐騙罪的相關內容上找到答案。
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2020
網絡詐騙罪判幾年,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合同詐騙的預防方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援助的前提有哪些
2021-02-18行政監督的種類
2020-12-12勞動爭議管轄范圍
2021-02-13語言威脅恐嚇算不算違法
2021-02-01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有效還是無效要如何確認
2021-01-23女方離婚訴狀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1證券監督管理權限
2021-02-14經辦人要承擔合同的責任嗎
2021-03-14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怎么續訂勞動合同
2020-12-25哪些情形勞動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嗎
2021-03-22試用期離職拒不簽字怎么辦
2021-01-12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2021-02-10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無效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3-03“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鞭炮炸花車,保險怎么賠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