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稅漏稅與欠稅的區別是什么?
(1)主觀方面不同
1、逃稅行為的主觀上存在故意,并有謀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2、漏稅行為與欠稅行為的納稅人均沒有逃稅的故意。
(2)行為表現不同
1、逃稅行為,表現為納稅人通過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等。
2、漏稅行為及欠稅行為,均表現為納稅人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行為。
(3)行為性質不同
1、逃稅行為系違反刑法規定的犯罪行為
2、漏稅行為及欠稅行為沒有違反刑法規定,不是犯罪行為。
(4)法律后果不同
1、逃稅行為構成刑法規定的逃稅罪,逃稅行為人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2、漏稅行為及欠稅行為,應按照稅務機關的規定及時補稅,以及進行必要的行政處罰。
二、偷稅漏稅的處罰標準是什么?
1、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在5萬元以上并且占應納稅額10%以上,構成逃稅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2、納稅人5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被稅務機關給予2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5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10%以上的,構成逃稅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3、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30%以上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綜上,其實偷稅和漏稅的法律性質也不一樣,漏稅跟欠稅的含義是一樣的。不過現在稅務機關對偷稅漏稅案件的處罰已經有了很大的調整,過去是只要偷稅漏稅達到一定數額就追究刑事責任,現在是第一次偷稅漏稅的,一般都是進行行政處罰。
一般納稅人偷稅漏稅責任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說能治好卻沒治好,醫院算不算欺詐
2021-01-02隨意傾倒危險廢物構成環境污染罪怎么處罰
2020-12-09解約定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7在債權債務轉讓中關于概括轉移有哪些情況
2020-11-11貪污罪能否辦理取保候審
2020-12-22非親生子女離婚歸誰
2021-03-03自書遺囑需要見證人嗎
2021-02-09申請先予執行的裁定時間
2020-12-07勞動合同期限錯了還有效嗎
2021-02-15按揭房能否轉讓……. 師福東律師
2020-12-16怎么保護商業秘密
2021-03-14哺乳期可以調崗嗎
2020-11-21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工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2020-11-22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如實告知規定對保險業提出新要求
2021-02-13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2)
2021-03-04貨運車損毀公共設施保險公司未履行義務敗訴
2020-12-11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