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逃稅罪主體規(guī)定包括哪些人
逃稅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既包括負有納稅義務的個人,也包括負有納稅義務的國有、集體、私有企事業(yè)單位以及外資企業(yè)、中外資企業(yè)等法人或單位,而且還包括扣繳義務人,即依照法律或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既可以是中國公民,也可以是外國公民。沒有納稅義務的公民,如與納稅、扣繳義務人相互勾結,為偷稅犯罪提供賬號、發(fā)票證明或者以其他手段共同實施偷稅行為的,應以偷稅共犯論處。稅務工作人員構成共犯的,應當從重處罰。
二、逃稅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1、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 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不補繳應納稅款、不繳納滯納 金或者不接受行政處罰的;
2、納稅人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 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 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的;
3、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 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三、怎么處罰逃稅罪
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 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 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對于逃稅的初犯者,如果經過稅務機關的追繳,下達有關通知之后,及時補繳應納稅款、滯納金,接受了相應行政處罰的,根據有關規(guī)定可以不再追究刑事責任。由此可見,在對待逃稅問題上,我國還是給予了很大的寬容。但同時也要注意,針對前列情況,要是行為人在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則還是可以以逃稅罪追究刑事責任。
當事人逃稅罪應由誰立案偵查
逃稅罪的犯罪構成有哪些
偷稅罪還是逃稅罪是怎么區(qū)分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品質量糾紛能否賠償可得利益
2020-11-11行政相對方的義務是什么
2021-01-21開發(fā)商抵押給銀行的房產能賣嗎
2021-02-19監(jiān)視居住轉刑拘的條件
2021-02-20交通事故保險如何索賠
2020-12-29逼婚是否侵犯婚姻自由
2020-11-11船舶糾紛屬于什哪里管轄
2021-01-27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1-19左拐車和直行車相撞怎么處罰
2021-03-24房產部分贈與怎么收稅
2021-03-20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轉業(yè)軍人喪葬費怎樣拿
2021-03-21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勞動爭議管轄有什么法律規(guī)定呢
2020-11-14勞動爭議案件舉證指引最詳細
2020-11-15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幾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0-11-29村民之間轉包只需備案,不需經過村委會書面同意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