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知情偷稅漏稅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不知情偷稅漏稅是否需要承擔責任,不管法人是否知道,法人都要承擔責任,很簡單,因為法人是直接受益人。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就是企業法人的行為,因而由此產生的民事責任由本公司承擔,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向第三人直接承擔民事責任。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中,依法對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人采用罰款、拘留制裁措施,必須經院長批準,另行制作民事制裁決定書。被制裁人對決定不服的,在收到決定書的次日起十日內可以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決定暫不執行。
二、法律上對偷稅的處罰措施是什么?
《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1、偽造(設立虛假的賬簿、記賬憑證)、變造(對賬簿、記賬憑證進行挖補、涂改等)、隱匿和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
2、在賬簿上多列支出(以沖抵或減少實際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3、不按照規定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仍然拒不申報;
4、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即在納稅申報過程中制造虛假情況,比如不如實填寫或者提供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及其他的納稅資料等。
在當代社會,對于偷稅漏稅的這樣的一種行為,是已經違反了我們國家的稅收管理的法律條例的,當然也需要明白的是,如果說偷稅漏稅它的一個情節比較嚴重的話,甚至是有可能觸犯刑法的,比如說有偷稅漏稅罪。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一般納稅人偷稅漏稅責任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已經履行完畢還能不能撤銷
2021-02-09農村“空掛戶”新政策:滿足這些條件,土地征收有補償!
2020-12-20房產糾紛法律意見書是怎樣的
2021-02-01被告輸了要交訴訟費嗎
2021-02-25銀行卡被公安凍結銀行能解除嗎
2021-01-09交通事故誤工費證明怎么寫
2021-02-15虛構事實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10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2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哪些問題涉及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3-06精打細算購買旅游意外險
2021-03-20機動車理賠要注意什么
2021-01-03管理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機構是哪個
2021-03-03填寫理賠申請單時把姓名中間一個字寫錯了,保險公司會理陪嗎
2021-03-08土地承包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3-02承包土地需要知道哪些法律內容
2020-12-25禁養區拆遷不給補償怎么辦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