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偷稅漏稅8萬元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同時對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條的規定處罰。在司法實踐中,對單位判處罰金后,--般對單位的責任人員只判處自由刑,而不再并處罰金,這種作法是否符合立法精神,尚有待進一步討論。 多次偷稅的違法行為累計數額合并處罰 本條第3款對此作了明確規定。按照刑法理論,行為人在一定時期內多次實施偷稅違法犯罪行為未經發現,或雖發現但未經處罰的,均應視為犯罪行為的連續狀態,其犯罪數額應當累計計算,按一罪合并處罰,不適用數罪并罰。反之,如行為人多次或某一次偷稅違法行為已經過稅務或司法機關處罰,則不應再將此數額累計計算合并處罰。
二,分層次處罰
針對偷悅數額的不同,本條分別規定了兩個層次的量刑幅度。
第一層次是“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10%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第二層次是“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30%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根據刑法修正案(七)修訂)
不同層次的偷稅數額只能在本層次量刑幅度內判處,不能任意跨越,否則將造成量刑畸輕或畸重的后果。
三,自然人
自然人并處罰金 針對偷稅犯罪行為的貪利性特征,本條對自然人犯罪主體在各層次量刑幅度內,除規定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自由刑外,一律規定了“并處偷稅數額五倍以下的罰金”。其立法精神是,主刑和附加刑必須同時判處,不具有選擇性,以防止偷稅人在經濟上占便宜。
偷稅漏稅的情況的在生活中經常發生,所以自己需要在有關的環節上合理的應對,盡量減少自己受處罰的情況的發生,但是需要留意的就是自己的犯罪主體,是自然人還是有關單位,不一樣的主體,處罰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因此自己需要在處理的時候多加謹慎。
一般納稅人偷稅漏稅責任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中過錯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06操縱股票市場是什么罪
2020-11-18交通占主要責任能否視為工傷
2021-01-08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辦
2020-12-12合同違約賠償標準最高是多少
2021-01-30經過什么樣的流程才能申請取保候審
2021-01-06網簽的房屋可以保全嗎
2020-12-20單位集資房是二套房嗎
2021-01-16集資房上市需要交納什么費用
2021-03-25怎么保護商業秘密
2021-03-14單方調崗可以起訴解除合同嗎
2021-01-14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哪些原則適用于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1兩妻爭保險金受益權:誰能收益
2021-02-06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28出讓土地用途變更的法律適用
2020-12-09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5土地流轉后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