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利用員工工資偷稅漏稅誰來承擔責任?
公司利用員工偷稅漏稅當然是由公司的責任人承擔法律責任的,員工并沒有實質上的責任。對單位涉嫌偷稅漏稅的處罰是判處單位一定的罰金,并且要追究單位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公司有很多可以合理避稅的方法,但是不能利用員工故意的去偷稅漏稅,員工在其中其實也是被利用的工具了。
公司承擔法律責任,員工并沒有實質上的責任。偷稅漏稅罪處罰方式根據刑法第二百零一條及第二百一十一條的規定,對逃稅罪的處罰方式如下:
1、對自然人犯罪的處罰:
《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2、對單位犯罪的處罰:
《刑法》第二百一十一條規定:單位犯本節第二百零一條、第二百零三條、第二百零四條、第二百零七條、第二百零八條、第二百零九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二、偷稅漏稅罪的行為表現有哪些?
偷稅漏稅罪表現為違反國家稅收法規,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繳納的稅款,情節嚴重的行為。下述三種行為方式是對偷稅犯罪行為手法的總的概括。
(一)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和記賬憑證
所謂偽造賬簿、記賬憑證,是指行為人為了偷稅,平時沒有按照稅法設置賬簿,為了應付稅務檢查而編造出假憑證、假賬簿、無中生有、欺騙他人;所謂“變造”賬簿和記賬憑證,即把已有的真實賬簿和憑證進行篡改、合并或刪除,以此充彼,以少充多或以多充少,或者賬外設賬、賬外經營、真假并存,從而使人對其經營數額和應稅項目產生誤解,達到不繳或少繳稅款的目的。這種方式多為個體經營者所采用,以此使稅務人員無法得知其經營收支情況。
(二)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行為人通過此舉以圖減少應稅數額,達到偷稅目的。主要方法有,
(1)明銷暗記;
(2)將產品直接作價抵債款后不記銷售;
(3)已經銷售而不開發票或以白條抵庫不記銷售;
(4)用罰款、滯納金、違約金、賠償金沖減銷售收入;
(5)將展品或樣品作價處理后不按銷售記賬,等等。
此外,多行開戶,同時使用,而只向稅務工作人員提供其中的一個,也是行為人隱瞞收入的常用方法。
(三)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
納稅申報是依法納稅的前提,納稅人必須在法定時間內辦理納稅申報,如實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以及稅務機關要求的其它納稅資料。行為人往往通過對生產規模、盈虧情況、收入狀況等內容作虛假申報,來達到偷稅目的。行為人有時虛報一項,有時虛報數項。
綜合上面所說的,偷稅漏稅是我國執法人員嚴格打擊的行為,而且這種行為不管是以哪一種方式來進行犯罪,那么都是會受到處罰的,所以,納稅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責任,一定要遵守紀法的履行自己的義務,不然就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我國刑法偷稅罪量刑標準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銷后債權如何追
2020-11-11一房二賣糾紛該怎么做
2020-12-27第三方支付平臺有哪些法律關聯
2020-12-07破產申請的受理時限是多久
2021-03-16手寫房屋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3-03保障房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0-12-28倉儲合同中違反有效承諾合同是否能成立
2020-12-03保管人要履行的保管義務是什么
2020-12-25假學歷入職國企十年如何處理
2020-11-15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勞動爭議能追加被申請人嗎
2020-12-02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懷孕被辭退應該怎么辦
2020-12-03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解除保險合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18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如何成為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