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提虛假費用是偷稅漏稅嗎?
計提虛假費用的這種行為就是偷稅漏稅的表現形式之一,偷稅漏稅的表現形式主要包括:
(一)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和記賬憑證
(二)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行為人通過此舉以圖減少應稅數額,達到偷稅目的。主要方法有,
(1)明銷暗記;
(2)將產品直接作價抵債款后不記銷售;
(3)已經銷售而不開發票或以白條抵庫不記銷售;
(4)用罰款、滯納金、違約金、賠償金沖減銷售收入;
(5)將展品或樣品作價處理后不按銷售記賬,等等。
此外,多行開戶,同時使用,而只向稅務工作人員提供其中的一個,也是行為人隱瞞收入的常用方法。
(三)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
二、偷稅漏稅的如何處罰?
(一)行政處罰
偷稅漏稅行為情節較輕的,可行政處罰。違反稅務管理基本規定行為的處罰如下:
1、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2、可以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刑事處罰
1、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不補繳應納稅款、不繳納滯納金或者不接受行政處罰的。
2、納稅人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的。
納稅人在公安機關立案后再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或者接受行政處罰的,不影響刑事責任的追究。扣繳義務人采取上述手段,也給予同樣的處罰。
如果企業是通過計提虛假費用的這種方法偷稅漏稅的話,計提虛假費用的財務人員對此必須要承擔法律責任。而且,國家也有專門的法律制度,明確規定財務人員是不允許做假賬的。如果公司的責任人授意自己在賬本上弄虛作假,以達到偷稅漏稅的目的,一定要及時的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處以外的人員能兼任公證員職務嗎
2020-11-24申請人如何申報工傷
2020-11-29在車禍中死亡要賠償多少
2021-01-08事實收養關系的認定
2020-11-28訂婚了想退婚錢怎么辦
2021-03-15在轉繼承糾紛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0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臨時用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20勞動者不承認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10因變更工時制度變更勞動合同協議是怎樣的
2021-01-19石家莊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2-27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指南
2021-02-09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法律對保險合同的主體資格的要求有哪些
2020-12-17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對保險人解除合同的限制
2020-12-23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哪些情況投保人需如實告知
2020-12-04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0-11-14土地轉讓金怎么算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