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訴訟訴訟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我國法律規定的行政訴訟起訴期限主要有以下幾種: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經過行政復議再起訴的案件,具體法律、法規如沒有規定對復議不服的起訴期限,原告可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起訴;具體法律、法規規定了對復議決定不服的起訴期限,依照具體法律、法規規定起訴。
二、起訴期限和訴訟時效的區別
1、性質不同
起訴期限是訴之合法的要件,即起訴能夠被法院予以受理的法定條件,規定在行政訴訟法中,系訴訟程序法律制度;訴訟實效是訴之有理由的要件,即原告的訴訟請求能夠成立的前提。訴訟時效屬于民事實體法律制度,規定在民法通則中。
2、立法目的不同
行政訴訟法中之所以設立起訴期限,在于督促相對人盡快行使權利,提高行政機關執法效率,維護行政管理秩序的穩定。如果允許相對人任何時候都可以對行政行為申請救濟,勢必使行政行為一直處于被質疑和否定的狀態,既影響了行政效率,又將給行政管理秩序帶來混亂。民事實體法中規定訴訟時效,其目的在于經過法定期間使原權利人喪失權利,使長期存在的事實狀態合法化,有利于經濟秩序和法律秩序的穩定。
3、起算時間不同
行政訴訟的起訴期限從相對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計算,其采取的是客觀行為的標準,強調“行為”;而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以當事人主觀感知權利被侵害為標準,強調“權利”。
4、期間有無變化不同
起訴期限是一個固定期間,不存在中止、中斷的情形。除非有正當事由,并由人民法院決定,才可以對被耽誤的法定期限予以延長。而訴訟時效屬于可變期間,只要具有法定事由,便可將其中止、中斷和延長。
5、人民法院對二者超過法定期間的處理方式不同
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審查起訴期限。相對人超過起訴期限起訴的,人民法院將裁定不予受理;受理后發現超過起訴期限的,裁定駁回起訴,即相對人喪失了起訴權。通常情況下,人民法院不主動審查訴訟時效問題。而且,它不是民事訴訟起訴的法定條件,當事人并不喪失起訴權。經人民法院審理超過訴訟時效的,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即當事人喪失的是勝訴權。
民事糾紛、行政糾紛的案件當事人了解法定訴訟期限的規定是必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的權益。訴訟期限的規定比訴訟時效的規定更為嚴格,并不存在中斷、中止等情形,且任何訴訟期限已經屆滿,才向法院提出的起訴請求是一定會被駁回的。
交通事故民事訴訟期限有多久?
借款合同訴訟期限有多長
勞務合同訴訟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級傷殘鑒定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20分公司注冊手續有哪些
2020-12-27快遞若保價損壞賠償是全額賠償嗎
2021-01-16婚姻法解釋三
2021-01-09一套房產可辦多次抵押登記嗎
2020-12-07合同債權作為質押標的一般有哪些條件
2021-02-01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辦理抵押需要扣留房產證嗎
2021-01-14保險公司提存的保險保障基金是多少
2021-03-22強制保險過期了會怎么處罰
2021-03-07保險代理人的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3-22拆遷安置房房產證怎么改名字
2021-03-01征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04無證房屋拆遷補償怎么計算
2021-02-092020年國家棚改政策有哪些
2021-02-19對產權不明的房屋的拆遷補償
2021-02-06秦皇島市舊城改造拆遷安置暫行辦法
2021-02-06雜物房拆遷可以單獨置換嗎
2021-02-18長期未居住的空心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3-14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效力糾紛怎么辦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