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法拆除決定不履行強制執行是什么后果
不履行法院已生效的判決、裁定,不僅僅只是一個強制執行的問題。按照我國法律規定,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判決的,可以予以15日以下的拘留;情節嚴重的,還會構成犯罪,要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是依法行使國家權力。法院的判決是對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在經過法定程序審理后依法作出的法律文書,具有極大的權威性,當事人必須全面履行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在刑事訴訟中,法院的判決由司法機關強制執行,所以不存在不執行法院判決的問題。而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經常有當事人對人民法院的判決不予執行或者不全面執行的情況。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對方當事人可以持已生效的判決書,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強制執行時,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自己義務部分的財產。
下列情形屬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的“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一)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財產或者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二)擔保人或者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或者轉讓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三)協助執行義務人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后,拒不協助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四)被執行人、擔保人、協助執行義務人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通謀,利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權妨害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五)其他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二、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
1、人民法院有權向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情況,有權凍結、劃撥被執行人的存款;
2、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
3、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在采取后兩項措施時,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人民法院的判決書是有法律效力的,如果不服氣可以上訴,但是不服氣又不上訴還不執行的,首先是會行政處罰,但是還是一直不執行,人民法院會進行判刑,并且強制執行。不過強制執行執法人員會有強制申請書的,沒有申請書可以拒絕執行。
法院強制執行的常見措施有哪些?
法院強制執行有用嗎
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多久能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審被判離婚何時生效
2021-03-09房產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2-20我國最高監察機關是什么
2020-11-26使用童工造成童工傷害如何賠償
2020-11-22如何對債權進行分類
2020-12-07離婚小孩多大有選擇跟誰的權利
2021-01-26夫妻能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1-02-08遺囑公證步驟是怎樣的
2020-12-17違反競業限制造成實際損失如何舉證
2020-12-11關于試用期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26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飛機延誤4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09人身保險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3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改造
2021-01-20保險公司變更出資人股權轉讓審批是怎么進行的
2021-02-04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保險法立法目的是什么
2021-01-31保險受益人法律問題研究
2020-12-09土地轉包與土地轉讓這兩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