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和法規的區別
“法律”和“法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的立法權限和法律效力各有不同,不可混淆。“法律”,在我國,是專門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由國家主席簽署公布的規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僅次于憲法,一般均以“法”字配稱,如《刑法》、《民法》、《婚姻法》、《公民出入境管理法》等。
“法規”是法律效力相對低于憲法和法律的規范性文件。“法規”主要有如下三種形式,一是由國務院及其所屬政府部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而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也稱行政規章;二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制定和頒布的地方性法規;三是較大的市(省會、首府)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須報省、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批準后施行)。“法規”一般用“條例”、“規定”、“規則”、“辦法”稱謂,如《征兵工作條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勞動管理規定》等。
“法律”通常可以簡稱“法”。比如,稱全國人大制定某部法律為“立法”。但是,“法規”則以其不同的形式,分別稱為“行政規章”,或稱為“地方法規”,而一般不能簡稱為“法”,因而也不能將制定行政規章或地方性法規籠統地稱為“立法”。
二、法律關系的特征有哪些
1、法律關系是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
法律關系與其他社會關系的重要區別,就在于它是法律化的權利義務關系,是一種明確的、固定的權利義務關系。這種權利和義務可以是由法律明確規定的,也可以是由法律授權當事人在法律的范圍內自行約定的。
2、法律關系是以國家強制力作為保障手段的社會關系
通過社會輿論和道德約束來實現的社會關系具有不穩定性和非強制性。而在法律關系中,一個人可以做什么、不得做什么和必須做什么都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反映國家對社會秩序的一種維持態度。當法律關系受到破壞時,就意味著國家意志所授予的權利受到侵犯,意味著國家意志所設定的義務被拒絕履行。這時,權利受侵害一方就有權請求國家機關運用國家強制力,責令侵害方履行義務或承擔未履行義務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也即對違法者予以相應的制裁。因此,一種社會關系如果被納入法律調整的范圍之內,就意味著國家對它實行了強制性的保護。這種國家的強制力主要體現在對法律責任的規定上。
3、法律關系是以法律規范為前提的社會關系
法律關系是由于法律規范的存在而建立的社會關系,沒有法律規范的存在,也就不可能形成與之相應的法律關系。法律關系與法律規范兩者之間的關系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法律規范是法律關系存在的前提,沒有相應的法律規范的存在就不可能產生法律關系。另一方面,任何一種法律規范只能在具體的法律關系中才能得以實現。法律規范只規定人們的行為規范和相應的法律后果,它所針對的對象為一類人,因此具有普遍適用性。只有當人們按照法律規范的行為模式,或者說符合一定的法律事實時,才形成了針對于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是甲方先簽還是乙方先簽
2020-12-25商帳追收的費用由誰出
2020-12-24怎樣辦理交通事故傷殘評定
2021-02-06疫情期間可以停薪嗎
2021-02-26法院出的調解書無法執行怎么辦
2020-12-18交通事故認定書幾天出來
2021-01-18交通事故處理收費標準
2021-03-22商業銀行出租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0-11-12反擔保合同的效力與實現條件
2020-12-09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如何處罰
2021-01-07如何確定人壽保險的金額
2021-02-05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人身保險合同無效的事由有哪些
2021-01-30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寶馬車主告狀 法院判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