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為司法監管現狀有哪些問題?
1、審判難,撤訴率高。
在我國行政審判實踐中,撤訴率一直居高不下,撤訴成為行政案件結案的主要方式。行政審判中出現的撤訴,有一部分是被告變更具體行政行為或者是原告明知自己理虧而撤訴,
如新余兩級法院受理的5件行政不作為訴訟案件,均以被告履行了法定職責、原告撤訴結案。但更多的屬于非正常撤訴。所謂非正常撤訴是指在行政審判中,原告在自己的合法權益未能充分得到保護的情況下,因受到外界的影響或不當干預,被迫放棄自己的訴訟權利而撤回起訴。[楊成,邵毅超:《我國行政審判存在的問題及其根源分析
2、執行難,效果欠佳。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65條第3款第2、3、4項規定,對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可采取三條措施:一是在判決規定的期限內不履行職責的,從期滿之日起,對行政機關按日處50元至100元的罰款;二是向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人事機關提出司法建議;三是對拒不履行判決、裁定,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但是這些措施都不具有執行的直接性,因而在司法實踐中,判決責令行政機關限期履行,行政機關不依限定期限履行或久拖不作,人民法院對此仍無法執行。
二、行政不作為訴訟困境的原因分析
1、立法不健全,缺乏審理依據。
行政不作為訴訟案件與普通行政案件相比,在訴訟主體、起訴期限、舉證責任等方面具有其自身特點,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及司法解釋對行政不作為訴訟的規定并不多,雖然對行政不作為的起訴期限、舉證責任、判決方式等提供了基本規則,但對諸如確定和掌握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司法審查標準、判決形式的具體適用等,均沒有明確具體的規定。對于行政不作為訴訟中的這些問題,從行政訴訟法立法階段,到頒布之后乃至現在;無論是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還是行政法學界,出于不同角度及各個層面,均存在著一些認識、理解上的差異抑或爭議,因而在審理個案中,因欠缺審理依據而導致各地司法審判標準不一。鑒于此,在本文的第四部分,筆者試依據現行有關法律和司法解釋,結合行政審判實踐,對此作些粗淺的思考與探究。
2、依法行政意識淡薄,司法環境不理想。
個別地方的黨政領導行政法治觀念淡薄,行政集權意識、長官意志濃厚。出于狹隘的地方和部門利益考慮,對行政訴訟不理解、不支持。認為法院對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束縛其行使行政職能,以領導指示、黨委政府意見、協調會、聯席會等方式予以干涉,在涉及城建、規劃、土地等一些所謂政府形象的行政行為時尤為突出。另外,許多公民對行政救濟途徑缺乏一般性了解,發生行政爭議后,不知告、不會告、不愿告、不敢告的情況較為普遍,難以形成依法申請司法救濟的理想環境。加之有些行政執法機關對自已作出的行政行為心里沒底,怕當被告怕敗訴,通過各種方式給相對人施加壓力,使一些相對人怕起訴后遭到報復,今后可能會受到更為不利的影響,而對行政訴訟望而卻步。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行政不作為的處理一般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辦理相關行政審批事項時,存在沒有及時處理或者拖拉不處理的情況,在司法監管的層面上,也存在難以對相關犯罪事實進行認定和處理的情況,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行政不作為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構成行政不作為的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養殖場遭遇禁養或環境污染關停等,如何進行維權
2020-12-04書記員是審判人員嗎
2021-03-07非訴行政執行案件屬于哪個法院管轄
2020-12-03只要立案就沒有追訴期嗎
2020-11-15知識產權合同審核流程是什么
2021-01-152020公司破產員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3房屋土地轉讓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08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有何異同
2020-12-29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房屋產權的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2什么樣的條件適合簽訂勞務合同
2021-03-22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被惡意調崗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2員工調崗后主動辭職有沒有經濟補償金
2020-12-30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2020-11-16被盜車失而復得引起糾紛的保險理賠
2021-01-08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可以動用的情形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