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20條正當防衛與防衛過當刑事責任如何理解
一、正當防衛的幾點理解和認識
1、正當防衛的保護對象。也就是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關于這點好像沒什么可爭議的,但是我覺得大家還是忽視了一點,就是所謂的“其他權利”。法律所賦予的權利主要就是人身權,財產權和政治民主權。那么為什么就唯獨把政治民主權利給省了呢?縱觀刑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也沒發現將其排除于正當防衛之外的一點痕跡。
2、正當防衛的時間性。即對不法侵害在什么時候、什么階段可以實行正當防衛。無論是新舊刑法,都采用了“正在進行”這一表述方式。但就是對它存有不同理解,從而出導致了在司法實踐中的執行偏差。目前被大多學者所接受認同的觀點是犯罪已經開始或者說正在進行、繼續當中。
3、防衛起因,即不法侵害。對此大多學者都已普遍認同不法侵害還應包括一般違法行為,這對保護公民的各項權利不受侵犯、鼓勵公民同不法行為作斗爭有積極意義。但還有一種更積極的觀點認為只要對法律所保護的各項合法權益的攻擊或會產生一種使合法權益感覺到危害的狀態的都可以認定為不法侵害。
4、防衛行為。就是通常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或者說方式、手段等。新舊刑法都沒有明確規定或限制公民在行使正當防衛權時所要采取的防衛行為。這是因為在當時情況下該怎樣去制止不法侵害行為,應該由受侵害人自己去選擇,只要是對制止不法侵害有利的、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的措施都可以作為防衛手段使用。由于目前還有相當多的觀點認為只有在緊急情況下才可行使正當防衛權,所以相應地防衛手段也僅限于以暴制暴。
5、防衛客體,即正當防衛行為所指向的對象。目前較一致的觀點都傾向于“不法侵害人”。顧名思義,不法侵害人即實施不法侵害行為的人。但我認為正當防衛的對象應該采用“不法侵害行為”這一概念更為貼切,我不否認正當防衛的直接目標就是實施不法侵害行為的人,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了同時會對其財產上造成損失。至于“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這一表述只是對“制止不法侵害”的結果所作的一種強調,而不能理解成“不法侵害人”就是正當防衛的客體,真正的客體還是“不法侵害”這一行為。
二、防衛過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刑法第20條正當防衛與防衛過當刑事責任如何理解”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確定征地補償分配方案
2021-02-23關于網絡人身攻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8工傷保險死亡賠償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1-17刑事案件中被告人申請法律援助需要的條件
2020-12-13國家賠償的申請范圍
2021-02-23科技公司經營范圍怎么規定
2021-01-212020國家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2父母去世之前能繼承房產嗎
2020-11-24集資房可享受什么政策
2021-03-01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住房
2021-02-23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幾種情形
2021-01-30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程序有哪些
2021-02-03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意外險醫療賠付多少錢
2021-03-11放火燒車保險賠嗎
2020-12-20車禍藥費花5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2-25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老人還能買保險嗎,該回避什么險種,適合什么險種及有什么投保竅門
2020-11-17被保險人喪命誰能依法獲賠
2021-03-26閑置荒蕪土地的處理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