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作為也會構成犯罪嗎
不作為也可能會構成犯罪。
在我國刑法體系中,有很多不作為犯罪的類型。有的人有了違法犯罪行為還不自知,其中有以下3種是很常見的,日常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會犯的,一定要注意:
1、遺棄罪:遺棄罪是指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比如說遺棄年幼的子女,遺棄年邁的父母;遺棄并不僅僅是說要把那些應扶養的對象趕出家門,有扶養義務而未盡到義務的即是遺棄罪。根據《刑法》第261條規定,遺棄罪可判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2、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也就是說在法院作出判決或裁定后,被執行人有執行的能力但拒絕執行法院判決或裁定的行為,這種事情在惡意欠薪、欠錢不還等案件中出現的比較多。根據我國《刑法》第313條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3、玩忽職守罪。玩忽職守是典型的不作為犯罪,是應為而不為,是職責所在卻未履行。一起事故的發生,可能包含了很多環節的失誤,但并不是每一個失誤都屬于玩忽職守罪。行為人對于其行為所造成重大損失結果,在主觀上并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過失造成的,則不屬于玩忽職守罪,主觀故意指的是行為而非結果。舉個例子,工作人員在工作期間擅自離崗外出聚會,在此期間發生了火災,最終釀成重大事故,雖然火災事故不是行為人故意的,但這樣的嚴重結果確是由于行為人擅自離崗造成的。
二、不作為必須同時具備的條件
刑法上的不作為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義務。這是不作為犯罪成立的前提條件。
2、行為人能履行特定義務而未履行。“能履行義務”不僅意味著行為人具有防止結果發生的積極行為的可能性,而且意味著具有防止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即行為人能采取措施,并且此措施可能防止結果發生。
3、由于行為人未履行特定義務而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的危害結果。這是不作為行為達到犯罪程度的客觀標志。換句話說,就是行為人履行作為義務可以避免結果發生時,不作為才可能成立犯罪。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不作為也會構成犯罪嗎”所進行的解答,我們可以了解到不作為也可能會構成犯罪,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大家還想了解其他法律知識,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查封,扣押是什么意思,他們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3村里簽的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7訴訟前財產保全的前提有什么
2021-03-21訂金與定金的差別有哪些
2020-12-14收據原件丟失,復印件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3交通事故認定中止的時效
2020-12-24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勞務合同為什么不屬于勞動關系
2020-12-02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保險車輛損失情況確認書沒蓋章有效嗎
2020-12-26土地承包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03工廠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0-12-02拆遷范圍是有哪一級政府劃定的
2021-01-18城管來拆違章建筑合法嗎
2021-02-22合肥市回遷房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9房子繼承之后沒過戶怎么補償拆遷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