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行政訴訟法基本原則是指行政訴訟法規定的,貫穿于行政訴訟的主要過程,對行政訴訟活動起支配作用的基本行為準則。
行政訴訟法基本原則對行政訴訟活動有拘束力。無論是人民法院還是訴訟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都要遵循。
行政訴訟法基本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具體原則:
(一)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原則
人民法院依法對行政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1、行政審判權由人民法院統一行使。
2、就具體案件的審判來說,各人民法院的審判權獨立。
3、審判人員獨立。
(二)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原則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
1、以事實為根據要求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作出裁判之前將相關的事實調查清楚。
2、以法律為準繩要求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不管是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進行審查、判斷還是作裁定或決定,均應依法進行。
(三)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原則
只有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提出異議時,才能通過行政訴訟的方式解決,而行政機關在法律、法規授予的行政自由裁量權范圍內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理、適當的問題,原則上只能通過行政復議由行政機關自行判斷和處理。
(四)當事人地位平等原則
行政訴訟中當事人雙方法律地位是平等的,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和訴訟義務。但這并非指原、被告訴訟權利和義務完全對應。
(五)民族語言文字原則
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人民法院應當用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審理和發布法律文書,應當為不通曉當地民族通用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
(六)當事人有權辯論原則
在行政訴訟中,當事人有權針對案件事實的有無,證據的真偽,適用法律、法規的正確與否諸方面進行辯論。
(七)合議、回避、公開審判及兩審終審制
行政案件技術性、知識性較強,而且行政訴訟當事人一方為行政機關,獨任審判難以勝任,采用合議制有利于行政案件的公正解決。
為保證案件的公正審理,行政訴訟同民事、刑事訴訟一樣,堅持回避原則和公開審判原則,并實行兩審終審制。
二、人民檢察院實行法律監督原則
人民檢察院有權對行政訴訟實行法律監督,以保障行政訴訟活動依法進行。
在我們國家,無論是哪一部法律,都有它的基本原則,貫穿整部法律中,比如說行政訴訟法,就有他獨特的原則和一般的原則,獨特的原則,包括司法變更,有限的原則,當然,人民檢察院當然性的可以對行政訴訟實行相應的法律監督,這就是監督原則。
行政訴訟不受理怎么辦?
行政訴訟判決有哪些種類?
行政訴訟法的訴訟時效一般為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請問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報贍養
2021-01-20專利無效請求人舉證期限是多久
2020-12-01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基準價
2020-12-27競業限制對配偶有限制嗎
2021-02-21怎樣寫婚外情離婚起訴書
2020-11-11如何限制出境
2021-02-05勞務派遣用工是否有探親假
2020-11-14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車險理賠時投保人有哪些義務
2021-03-02出租車全責拒賠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08車輛強制險什么時候交,交多少
2021-03-02目前在我國已開展的人身保險有哪些險種?
2021-03-08保額與保費是同一個概念嗎?
2020-12-22草地、林地承包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0-12-04土地承包的的年限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9河道灘涂地的權屬確認
2021-02-18村民可以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1-01-19修建機場拆遷有哪幾種拆遷方式
2021-02-12拆遷對獨生子女如何補償
2020-12-05拆遷安置房5年后有房產證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