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行政合同就是國家行政單位和我國公民針對某項公共事務所簽訂的合同,所以行政合同的目的一般都是為了實現某項行政管理,同時行政合同也能夠看出是我國一種比較新鮮的行政管理手段,公民可以通過行政合同參與國家的行政行為。不過,也有可能行政合同會引發雙方的糾紛問題,那么,了解一下行政合同行政訴訟訴訟其實也很有必要。
行政合同行政訴訟訴訟的依據是什么?
行政訴訟的主要程序包括一審、二審、審判監督和執行程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一審
(1)起訴。行政訴訟實寫"不告不來"原則,即當事人不起訴,人民法院不能主動受理。
(2)受理。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立案受理。經審查不符合起訴條件的,在法定期限內裁定不予受理。人民法院經過審查受理后,進入一審程序。此時,人民法院指定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合議庭。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有權申請審判人員回避。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依據(地方性法規適用于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行政案件)。審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該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依據。同時,參照國務院部、委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制定、發布的規章及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制定、發布的規章。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 3 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3)審理。人民法院審理的主要內容是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
2、二審
當事人不服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 15 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不服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 10 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提起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發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 2 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
當事人必須履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拒絕履行判決、裁定的,行政機關可以向一審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可采取相應措施予以執行。
此外,我國《行政訴訟法》也規定了申訴制度,是指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重新處理請求的訴訟活動。
由此可見,行政合同行政訴訟訴訟是建立在我們知道某些行政行為侵犯到了自己權益以后三個月之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行政訴訟的通俗的說法就是民告官,行政訴訟的整個審判過程參考我國的行政訴訟法進行。但是通常行政訴訟對于我國普通民眾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我國的政治結構其實對法律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影響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新行政訴訟證據規則的若干規定
行政訴訟法全文司法解釋的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不到十級如何處理
2020-11-26國慶節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18民事上保證的效力是如何的
2020-11-23留置輔警看護合法嗎
2020-11-22實際住房面積比老宅基證面積小怎么辦
2021-01-30遭遇家暴認定困難,家暴維權有舉措有哪些
2020-11-28男女雙方如何離婚,怎么解除婚姻關系
2021-02-26訴訟保全可以查封到期債權嗎
2020-12-17集資房和棚戶改造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再審時變更訴訟請求怎樣進行
2020-11-16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有哪些職責
2020-11-10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購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08投保人在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1-15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耕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