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罪的如何處罰
我國刑法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下列行為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1)死亡1人或重傷3人以上,負全部或主要事故責任;
(2)死亡3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
(3)造成公、私財產直接損失,負全部或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超過30萬元。
2、下列情形可能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傷5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
(2)死亡6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
(3)造成公、私財產直接損失,負全部或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60萬元以上。
3、因逃逸導致受害者得不到及時救治死亡的,可能判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其關鍵要查清行為人是否有主觀罪過,是否實施了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與重大交通事故是否具有因果關系等。倘若沒有違法行為或者雖有違法行為但沒有因果關系,如事故發生純屬被害人不遵守交通規則,亂穿馬路造成,或由自然因素,如山崩、地裂、風暴、洪水等造成,則就不應以本罪論處。當然,事故發生并不排除可能存在多種原因或有其他介入因素,這里就更應該認真分析原因及其介入行為對交通事故發生的作用。只有查清確實與行為人的違規行為具有因果關系,則才可能以本罪論處,否則,就不應以該罪治罪而追究刑事責任。
例如,行為人高速超車后突然發現前方幾十米處有人穿越馬路,便打方向盤試圖避開行人,但出于車速過快,致使車沖入人行道而將他人壓成重傷。此時,行人穿越馬路作為介入因素僅是發生本案的條件,肇事的真正原因則是違章超速行車,因此應當認定行為與結果具有因果關系從而可以構成本罪。
要知道,交通肇事并不必然構成交通肇事罪,這還要看肇事者對事故承擔怎樣的責任,同時事故造成了怎樣的損害后果。因而,在發生交通肇事后,至少不用太擔心是否會坐牢的問題。若是造成的損害比較嚴重,建議盡快委托律師 幫助處理。看看要怎么做,才能爭取寬大處理。
最新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標準
交通肇事罪酌定量刑情節
交通肇事罪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定代表人與公司連帶責任要件
2020-12-08短信可不可以作為離婚證據
2021-02-22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勞動糾紛多久過期
2020-12-15員工工傷身亡家屬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2-15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航空飛機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1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機動車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處理嗎
2020-12-13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保險詐騙罪有哪些規定
2021-03-18交通事故中沒責任認定書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人身意外死亡保險
2021-02-09校方責任保險的除外責任是什么
2021-03-22保險誤區:買熟人的保險放心
2020-12-11荒山承包變工業用地可以嗎
2021-03-09土地轉包和轉讓有什么不一樣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