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法的管轄權是什么?
行政處罰法的管轄權是:對行政機關和行政處罰實施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權限進行劃分,明確其分工的重要措施,是解決行政處罰主體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的主要依據。明確規定行政處罰主體對行政違法案件的管轄權,有利于防止處罰主體越權處罰或者重復處罰。
二、相關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第三十八條調查終結,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對調查結果進行審查,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如下決定:
(一)確有應受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的,根據情節輕重及具體情況,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二)違法行為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不予行政處罰;
(三)違法事實不能成立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四)違法行為已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
對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決定。第三十九條行政機關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應當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
(二)違反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事實和證據;
(三)行政處罰的種類和依據;
(四)行政處罰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不服行政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六)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名稱和作出決定的日期。行政處罰決定書必須蓋有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的印章。
第四十條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后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
第四十一條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向當事人告知給予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或者拒絕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當事人放棄陳述或者申辯權利的除外。
我國的行政處罰法是有著比較明確的管轄區域劃分的,對于準確的處理該地域之內的行政案件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沒有規定管轄權時,經常會出現對于違法行為或者是違法者的懲罰不夠及時或者與其他地域沖突進行了重復處罰的情況,所轄權就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行政處罰法實施細則包括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稅務行政處罰法全文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框架是否要約定期限
2020-11-24民事審判中發現刑事罪怎么處理
2020-12-30店鋪轉讓費多少算合理
2020-11-28軍婚該怎么離
2021-02-02共同保證是指什么
2021-03-24抵押擔保是不是就是抵押貸款
2020-11-17貸款擔保證明及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0-12-02合伙財產的出質限制有哪些
2021-01-27非親生子女的繼承權是如何的
2021-01-07《婚姻法》規定探望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9什么時候產生滯納金,滯納金怎么計算
2021-03-22法律上對繼承權的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5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申請人身保險理賠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0-11-27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保險公司對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仍需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嗎
2021-01-20沒資格證保險公司到底賠不陪
2021-01-08網上投保意外險為什么得不到賠償
2020-12-23盡早為老年幸福生活買單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