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定責?
肇事逃逸往往延誤傷者治療,嚴重危害了公路交通安全,社會危害性極大,一定要予以嚴懲。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對于逃逸當事人的責任可以有以下幾種認定結果:
1、事故因當事人逃逸,而無法認定當事人責任的場合,無論事故各方的實際責任如何,均推定逃逸方承擔全部責;
2、事故一方當事人逃逸,事故的認定結果是雙方均無責任,即意外事故,也要由逃逸方承擔全部責任;
3、事故一方當事人逃逸,事故的認定結果是逃逸方有安全違法行為或駕駛有錯誤,他方沒有過錯,逃逸方負全責;
4、事故一方當事人逃逸,事故的認定結果是事故當事人雙方均有責任,在確定過錯比例的基礎上適當減輕逃逸方的責任。
二、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一)行政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的相關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構成犯罪,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對其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車輛管理所將對其終生不得重新獲取機動車駕駛證的決定記入全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備案。
(二)刑事處罰: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謂“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釋》第3條規定,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和第2款第(1)至(5)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這里要注意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謂“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解釋》第4條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解釋》,“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論上對“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諸多不同的觀點。本書認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態度應限于過失,因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為保持犯罪構成的純潔性,其加重構成的心理態度也應是過失。故《解釋》規定: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第234條第2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可見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基本上都是由肇事逃逸的一方來承擔全部的責任的。不排除有些人是面對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心理素質非常的差,也有可能本身就是因為對方的違章才造成的,但當時只要是逃逸了的話,責任承擔問題就很有可能是完全相反了的,不過具體也要根據交警部門的調查結果為準。
如果肇事逃逸司法拘留嗎?
交通肇事逃逸后是否存在自首
交通肇事逃逸賠償金額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曝光小偷是否有名譽權糾紛
2020-11-10代加工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1-02-19買二手房注意事項
2021-02-07男方出軌離婚財產分割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1工傷可以申請仲裁解除無無期有賠償嗎失業金能不能拿到
2020-12-18侵權行為會影響企業征信嗎
2020-11-25離婚了房產證是兩個人的名字還需要更改嗎
2021-02-08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勞務公司違法分包包工頭負什么責任
2020-12-02實習期過后工資會不會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增加
2021-02-05辭退福利算工資嗎
2021-01-12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可以有哪些
2020-11-21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2020-11-16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打車出車禍可理賠嗎
2020-12-18國有林地承包經營有什么規定
2021-02-27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得交嗎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