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般違法行為,比如交通肇事逃逸,當事人構不成犯罪的話,派出所可以對其行政拘留。有的人怕留下案底對今后的生活產生影響,不接受行政處罰,在路上找機會逃脫。這樣,當事人的法律責任不能免除,那么,不去行政拘留逃跑了怎么處理?下面我們通過本文一起簡單了解下。
一、不去行政拘留逃跑了怎么辦?
我國現行的法律、條例規定中,沒有對行政拘留人員逃跑處罰的規定。但從法理上說,行為人逃跑,應該視為時效的中斷,找到被處罰人后,直接執行拘留即可。
對被決定行政拘留的人,由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送達拘留所執行。對抗拒執行的,可以使用約束性警械。對被決定行政拘留的人,在異地被抓獲或者具有其他有必要在異地拘留所執行情形的,經異地拘留所主管公安機關批準,可以在異地執行。
二、行政處罰聽證程序是怎樣的?
依據《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聽證程序依照下列規定舉行:
1、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收到《行政處罰意見告知書》之日起3日內以書面或口頭形式提出。口頭形式提出的,案件調查人員應當記錄在案,并由當事人簽字。
2、當事人提出聽證要求后,法制工作機構或者承擔法制工作的機構應當在舉行聽證7日前送達《行政處罰聽證會通知書》,告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聽證會主持人名單及可以申請回避和可以委托代理人等事項,并通知案件調查人員。案件調查人員應當在當事人要求聽證之日起3日內告知法制工作機構或者承擔法制工作的機構,并將案卷一并移送。
3、聽證參加人員包括聽證主持人、聽證記錄員、案件調查人員和當事人。當事人可以親自參加,亦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當事人認為主持人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回避。
4、聽證應當公開舉行,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除外。
5、聽證應當按照下列步驟進行:
6、聽證結束后,聽證主持人應當依據聽證情況,制作《行政處罰聽證會報告書》并提出處理意見,連同案件調查材料、聽證筆錄,報郵政主管部門負責人審查,依據《行政處罰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根據情況分別作出予以行政處罰、不予行政處罰或者移送其他有關機關處理的決定。
綜上所述,當事人不服行政處罰,可以提出復議或者行政訴訟,這是合理的維權方式。如果不去行政拘留逃跑了,則罪加一等,派出所會對逃跑的當事人追逃,直到逮捕的一刻,直接拘留。這個期間時效是中斷的,拘留的處罰效果一直有。在異地抓獲的,可以在異地拘留。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醫療糾紛的行政處罰的種類
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仲載舉證期多久
2021-03-01企業可以以曠工為由開除員工嗎,曠工是否屬于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事由
2021-01-19支票保付與承兌之區別
2021-01-14交通事故賠償有期限嗎
2021-03-23中國公民能不能在外國結婚
2021-03-02婚內出軌被當場捉奸可以作為離婚賠償證據嗎
2021-01-13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勞動糾紛收集證據如何才是有效的
2021-01-26懷孕被辭退應該怎么辦
2020-12-03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龍卷風造成的財產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8撞死人車有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2-03保險代理人的代理權是如何產生的
2021-02-03CIP 運費和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
2021-01-30什么叫代理?
2021-02-16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1-30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讓合法嗎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