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法定原則包括哪些?任何法律都有其法定原則,行政處罰的全部過程和參與要素包括設定、主體、程序和規定都必須合法,否則就是對當事人和相關人員權利的侵犯。在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錯誤或有失公平都應進行撤銷或視情況重新裁定。遭受不公平處罰后當事人有請律師的權利,可維護自身權益。
一、行政處罰的設定合法
行政處罰關乎相對人的基本權利和其他法定權利,如果被亂設,容易造成對相對人合法權利的侵犯。另一方面,行政處罰也關系到行政機關的職能和行政價值。因此,對行政處罰的設定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根據《行政處罰法》的相關規定,對行政處罰的設定權作了具體的規定:
1、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和沒收非法所得、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及執照、行政拘留以及全國人大及常委會認為應當作為行政處罰的種類。
2、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
3、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省級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
4、省級人民政府、省級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以及國務院的各部委制定的規章在法律、行政法規沒有作出規定的情況下,可以設定警告和一定數量的罰款。
除此以外,任何規范性文件都不得設定行政處罰。
二、行政處罰的依據合法
我們知道,只有法律、法規和規章這三種規范性文件可以設定行政處罰。也就是說,行政處罰的依據被限定為法律、法規和規章。而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不同層次的法律規范,其效力是不一樣的。因此,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法律、法規和規章也是不完全一樣的。高層次的規范性文件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的,低層次的規范性文件需要作出具體規定,必須在高層次規范性文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這就要求法律、法規和規章必須要遵循其各自的設定權限。一旦超出了行政處罰的設定權限,就不能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三、行政處罰的主體合法
根據《行政處罰法》第15、16、17、18、19條的明確規定,行政處罰由以下機關行使:
1.法律、法規規定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
2.國務院或經國務院授權的省級人民政府可以決定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
3.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
4.具備依法成立管理公共事務,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的工作人員,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技術鑒定的,應當有條件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這三個條件的事業組織可以接受行政機關的委托實施行政處罰。
除此以外,任何機關、組織和個人不得行使行政處罰權。否則,公民有權拒絕。
四、行政處罰的程序合法
在西方刑事訴訟證據取得方面,有一個著名的規則——米蘭達警告,主要內容是:警方拘捕犯人前必需要聲明幾點,我是警察,你有權保持沉默,但你所說的話將成為呈堂證供,你有權請律師。米蘭達警告其實質是強調警方在收集指控證據時,在程序上必須履行告之犯罪嫌疑人應有權力的義務,否則,該證據將不被法庭采納。這是英美法系國家重視當事人權力保護,重視證據程序合法性的一個典型縮影。重視程序保護嫌疑人的合法權利在西方國家已經得到一致的肯定。
在我國,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爭論:程序重要還是實體重要?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社會的進步,人民群眾的維權意識越來越重,同時法律界之間的廣泛交流,在法律界逐漸形成一個共識:有著維護違法人權利功能的程序規范必須得到重視。也就是說,即使事實清楚,但在處罰前沒有告知違法人享有的權利,那么該處罰行為就是違法的。因此,在日常的執法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行政權力濫用或者行政違法行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但由于行政執法人員不遵循法定程序而導致被撤銷或敗訴。這對行政執法的權威性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也違背了行政機關進行行政處罰所最追求的行政價值。
正因為如此,我國《行政處罰法》第3條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違法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并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行政訴訟法》第54條進一步規定了,違反法定程序是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部分撤銷具體行政行為的理由之一。可見行政處罰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這可以說是行政處罰領域的“米蘭達警告”。
行政處罰的設定應該是合法的、固定的,設定整個裁定過程中最基礎的依據,首先確定處罰種類和處罰執行機關。處罰機關即行政處罰的主體,也必須合法。在處罰過程中對當事人應告知一切可告知的相關事項,保證行使處罰權利者和被處罰者在司法公平權利上受同等待遇。
行政訴訟不受理有哪些情形?行政訴訟不受理怎么辦?
行政復議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有范文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探視權協議怎么寫
2021-01-01行為人故意在高空拋物的會構成犯罪嗎
2021-02-06勞務派遣員工檔案如何管理?
2021-01-22立約定金交付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10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包括什么
2020-12-16何為“自書遺囑”
2021-02-17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確定
2021-01-15安置房沒滿5年可以做抵押嗎
2020-12-14違法合同簽了算數嗎
2021-01-31外賣不讓進小區違法嗎
2020-12-14房屋中介合同違約金
2021-02-27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允許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
2021-03-16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經濟補償金離職后發放嗎
2021-03-01勞動糾紛加班費可以要幾年的
2020-12-22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