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機關審理部門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將該企業行為定性為偷稅,對該企業追繳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少繳的稅款3倍的罰款。并向企業下達了《處理決定書》和《處罰決定書》。《處罰決定書》要求該企業自決定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到辦稅服務廳繳納入庫。到期不交納罰款,將依照《行政處罰法》第五十一條第一項規定,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處罰款。
稅務機關告知納稅人的違法行為屬于《刑法》規定的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的行為,數額較大且情節比較嚴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另外稅務機關還告知,該條款同時規定,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并且接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所以,企業應及時繳納稅款、滯納金、罰款,避免追究刑事責任。這樣,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就不會被采取強制措施,企業也不會因此受到重大的損失。
該企業接到《處理決定書》和《處罰決定書》后,進行了詳細分析,認可了違法事實,及時補繳了稅款、滯納金。但對于3倍的罰款,感到處罰過重,同時認為某些行為沒有主觀故意,不是欺騙、隱瞞手段,不能適用處罰。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八十八條的規定,當事人對稅務機關的處罰決定、強制執行措施或者稅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以及《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企業決定在法定訴訟期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但就是否應按稅務機關的要求及時繳納罰款的問題,企業財務人員有點拿不準。他們咨詢了稅務律師。
稅務律師針對企業案情詳細分析后告訴他,為避免加處罰款和刑事責任追究風險,在提起訴訟的同時應按稅務機關要求及時繳納罰款。
《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處罰不停止執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
行政機關作出的處罰決定是代表國家行使行政管理職權,具有強制力和執行力。在人民法院尚未經審理認定它違法之前,它具有法律效力,不能因被處罰人的復議或起訴而使其失去法律效力,它只能由國家審判機關來確定撤銷或改變,而不能因被處罰人的起訴權利來確定或改變。履行罰款決定,是被處罰人的義務,不履行義務產生的后果應當由其承擔。即使《稅收征管法》規定了訴訟期間不適用強制執行,但如果訴訟結束,維持了稅務機關的處罰決定,納稅人就要多負擔每日3%的加處罰款,不按時交納罰款的資金成本是相當高的。
另外,不按時繳納罰款還可能給企業帶來追究刑事責任的風險。《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并且接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該企業如果不按規定時間繳納罰款,在法律目前沒有特殊明確此類情況可例外的前提下,就極有可能被稅務機關認定為沒有接受行政處罰,帶來追究刑事責任風險。
但是,主動繳納罰款并不是說納稅人就放棄了救濟權。稅務律師建議,為避免追究刑事責任的風險,企業應當先按處罰決定書接受行政處罰,繳納罰款后再就處罰決定提起行政訴訟,就能視為符合“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并且接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法院判決處罰不當或要求變更處罰,再根據新的處罰決定歸還罰款。如果法院判決維持原處罰決定,則不歸還罰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辦學校破產清算之若干法律問題初探
2021-02-01民法典的基本構成有哪些
2021-02-16什么是醫療事故,醫療事故處理有哪些程序
2021-01-25評估時如何確認知識產權種類
2020-11-19盜竊罪量刑標準數額
2020-11-24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約定不明確怎么辦
2021-01-07新婚姻法訴訟離婚財產分割
2021-02-11父母離婚的對子女的撫育費如何給付
2021-02-18遷戶口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9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如何爭取小孩撫養權
2021-01-22向外國請求送達文書,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3-04當一方堅決不離婚時,法院怎么判定是否離婚離婚
2020-12-16勞動合同是否應當約定底薪
2020-11-23合同債權質押的要點有哪些
2021-01-15老人過世,帳戶里的錢無法取出怎么繼承
2021-01-22債權債務起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0學生在學校被霸凌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0勞務外包工作中,勞動者受傷該由誰負責
2021-02-05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