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欠薪數額法律并無規定,關鍵是在欠薪是否是“惡意”。
用人單位惡意欠薪,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由勞動監察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限期內不支付的,由勞動監察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用人單位惡意欠薪,勞動者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二)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的經濟補償金標準,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為勞動者本單位工作年限每年一個月本人工資,滿半年不滿一年的時間按一年支付,不滿半年的按半年支付,最多支付12年。計算經濟補償金的本人工資為勞動者解除合同前12個月平均應得工資,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高于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300%計算。
在什么情況下算是惡意欠薪罪?
惡意欠薪罪改為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是指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為。
要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需要符合法律上對犯罪主體要件、犯罪主觀方面、犯罪客體要件、犯罪客觀方面、以及認定標準。
1、犯罪主體要件
本罪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即企業和自然人。
2、犯罪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主觀上明知自己的“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這種不作為行為會產生勞動者不能及時實際得到勞動報酬的社會危害后果,卻希望或放任這種后果發生。應認定為故意的幾種情況:
(1)明確表示拒不作為的,即明確拒絕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應當然地認定為故意。包括無正當理由拖欠,不論是否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2)雖表示應支付,但主動實施作為,為不支付找借口的,應認定故意。如無正當理由轉移財產,造成無支付能力假像的;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或指使發放勞動者勞動報酬的工作人員逃匿,造成無法支付假像的;或非法克扣工資或罰款的。
3、犯罪客體要件
本罪犯罪客體:是雙重客體,既侵犯勞動者的財產權,又妨礙了正常的勞動用工關系,侵犯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4、犯罪客觀方面
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既有危害行為又有危害結果,且兩者間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1)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
1)實施了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的行為。
2)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即企業的銀行存款足夠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而不作為,導致勞動者沒有按合同或法定應獲得勞動報酬的時限。如實行月工資制的,超過20天仍不發放工資的,即構成“不支付”。
(2)數額較大。法律沒有明文規定構成的絕對值范圍。應比照職務侵占罪的入刑標準,即逃避或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在五千元至一萬元以上,構成“數額較大”,應予追訴。
(3)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大抗辯權的聯系與區別是怎樣的
2021-01-29老板不發工資如何討薪
2021-03-23輕微傷鑒定標準流程有哪些
2021-02-14最高法關于死刑緩期執行限制減刑案件審理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19租房合同復印件有效嗎
2021-03-11繼承法關于遺贈手續多久失效
2021-03-04離婚后女方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6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離婚案件訴訟中能不能申請回避
2020-12-22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競業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試用期職工患病企業怎么辦
2020-12-13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壽險索賠需要哪些材料,壽險索賠應注意什么
2020-11-24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2-23常見的保險事故專業術語有哪些
2021-02-13原保險與再保險區別在哪里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