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者該如何維權?
燕郊落宗事件并非個例,在推動不動產登記的過程中,很多地方都存在類似問題。購房者通過合法手續買到房屋,房本上清楚寫著70年產權住宅用地,后來卻被告知房屋不能落宗,而陷入“落宗困境”。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侯*躍認為,購房人可以通過以下兩種途徑主張權利:
第一,向政府部門主張權利。根據《行政訴訟法》《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房屋登記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的規定,購房者對房屋登記行為不服可提起行政訴訟,房屋登記行政案件由房屋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另外,根據《行政訴訟法》與《行政復議法》,不動產登記機構不予辦理登記時,購房者可提起行政復議。
第二,可以向開發商主張權利。根據法律規定,如開發商不能依約為購房者辦理房屋登記的,購房者可依據商品房買賣合同向開發商提起訴訟主張違約責任,同時,購房人還可以要求解除合同、退還房款。如果開發商在銷售過程中未按規定公示相應信息、存在銷售欺詐行為的,購房者則可訴請法院撤銷商品房買賣合同,并要求開發商承擔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長期從事房地產領域訴訟業務的**鎮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徐-斌也持同樣的觀點:“購房者可以主動要求政府對違法銷售房屋的開發商進行行政處罰,也可以就此提起行政訴訟,推動政府依法處罰開發商。”
購房者怎樣規避產權風險?
無論是買新房還是買二手房,購房者在看房過程中應謹慎,除了看房子本身,還應關注房子的土地性質,具體可以按以下兩種方法做:
1、向開發商索取相關資料
為避免這種情況再次出現,購房者在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之前,可向開發商索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用地使用權證、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等資料。對于二手房,可到當地國土資源局查詢土地性質。
2、審查土地性質
購房者要注意審查資料的真偽及其與地塊的對應關系,以明確房屋坐落土地的規劃、用途、性質等情況,如果是住宅性質就沒有問題,如果土地是工業性質,購房者就應該慎重購買。盡量避免因規劃或土地問題不能辦理不動產登記的法律風險。比如說開發商在拿地后更改土地屬性的情況并不鮮見,其最常見的手段便是以“文旅、休閑”、或者“工業園區”等名義拿地,再超標多建住宅,縮水配套,購房者一定要鑒別清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盜竊罪加重處罰情節金額如何認定
2021-02-12哪些公證事項不能委托他人辦理
2020-12-07工傷鑒定一定要康復期后才可以做嗎
2021-01-27未按時支付定金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2-26交通事故二級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結婚彩禮什么時候給
2021-01-15怎么申請交通案件支付令
2020-11-23危險駕駛罪的構成要件及其與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關系
2020-12-06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2020年被隔離算工資嗎
2021-01-09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人身保險的險種具體是指什么
2021-01-06在公司上班十年沒上保險怎么賠償
2020-12-14保險合同成立后哪種人可以憑自己的意愿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8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被車碰了該怎么理賠
2020-12-21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管理保險代理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6城市房屋征收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10拆遷補償標準是“國家標準”還是“當地標準”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