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對政府工作部門依法設立的派出機構
依據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以自己的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設立該派出機構的部門或者該部門的本級地方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3.對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分別向直接管理該組織的地方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或者國務院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4.對兩個或者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以共同的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5.對被撤銷的行政機關在撤銷前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的,申請人也可以向具體行政行為發生地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接受申請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自接到該行政復議申請之日起七日內,轉送有關行政復議機關,并告知申請人。規定對老百姓往往難以弄清楚向哪一個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的復雜情況,他們可以直接向具體行政行為發生地的縣級地方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由該縣級地方人民政府負責轉送。這是行政復議法為了使申請人先申請有門,是為了便民,不能讓老百姓處處感到不方便。為同一目的的規定還有,盡量減少行政復議案件的異地審理,方便申請人參與行政復議活動;行政復議申請期限從目前規定的一般十五日延長到一般六十日;申請行政復議可以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
從常規來講,應該是行政復議的案件多于行政訴訟才合情理。但是,據了解,行政復議條例實施以后的前五年,全國行政復議案件總數不足15萬起,低于同期各級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訴訟案件總數。另據某省政府法制局調查,該省每年信訪數約6萬起,其中有關行政侵權、可以納入行政復議程序的占25%~50%,依此估算,至少有1.5萬起可以成為行政復議案件。事實上,該省各級行政機關每年所受理的行政復議案件總計不超過2000起。造成行政復議案件數量上不來的固然原因很多,但是,申請行政復議的條條框框較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申請行政復議不方便,是一個重要原因。因此,這次制定行政復議法,特別注意堅持便民原則。
需要指出的是,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申請人能夠弄清楚應該向哪一個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他們可以依照本法有關規定,直接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這樣省時省力,最為理想,符合行政復議法的立法意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三級乙等醫療事故的規定
2021-02-26如何處理醫療糾紛,怎么收集醫療糾紛證據
2021-02-23留置流押條款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1-10租房收定金反悔怎么辦
2020-12-10無證駕駛跑了會有什么處罰
2020-12-22破產保護的目的是什么
2020-11-24脅迫婚姻需要證據嗎,都需要哪些證據
2020-12-02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試用期內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嗎
2021-02-27合同期間公司調動崗位不服從可以得到幾倍賠償
2021-03-22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購房應該怎樣投保
2020-11-27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有責
2021-03-05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保險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0保險法司法解釋三對夫妻保單業務的影響有什么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