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在商品房預售時,需要具備相關證件和條件。內部認購商品房就是在違反商品房預售條件的情況下交易的。那么,究竟內部認購商品房的風險有哪些?本文為您詳細解答,希望對您有幫助。
據了解,所謂“內部認購”一般是指:商品房項目尚未具備銷售條件,開發企業在尚未取得《商品房銷售許可證》的情況下,采取“放號”等方式讓消費者訂購商品房,與消費者簽訂“認購卡”、“訂購卡”、“確認卡”、“派籌卡”等形式的訂購協議,向消費者收取包括“定金”、“訂金”、“預訂金”、“誠意金”、“誠信金”等各種具有預付款性質的費用。此時的定金協議所指向的合同標的,是尚不具備銷售條件的商品房,是尚不具備合法上市條件的商品,這種營銷手段是一種變相的無證售房行為。
而通過內部認購方式購買的這種不符合商品房預售條件的商品房,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風險。主要有四種:一是預期開發風險。不具備銷售條件的商品房項目,如投資、計劃、規劃、施工等諸多問題可能尚未最終落實,各種開發手續可能尚未辦結,致使建設和合法開盤日期都不能確定。二是價格風險。先期預訂,開發企業一般在認購卡上并未對商品房價格進行約定,如果遇有商品房市場價格上漲,最終的開盤價將隨之上漲,但遇有商品房市場價格回落,開發企業將會找出種種理由維持原價。三是設計變更風險。由于開發手續不完備,致使項目的環境、樓層、房型、設施、質量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到項目正式開盤時,消費者可能會發現,待售房屋的情況和自己預想的條件不符。四是定金風險。由于開發企業經營不善或者惡意欺詐,消費者可能面臨定金被侵吞的風險。
對于內部認購問題,有關人士指出,管理部門曾多次下發文件,對其違法本質予以揭示,同時對查證屬實的無證售房違法行為從嚴從重實施處罰。但是一些買房心切的市民對購買商品房相關的法律法規不了解,或者為了圖便宜而盲目跟風,見到新項目,爭先恐后交錢買號,客觀上無形中降低了
開發商的違法成本。因此,廣大市民不要通過內部認購方式購買不符合商品房預售條件的商品房,否則一旦產生糾紛,將得不到法律的保護。
律霸小編為您整理,希望能更好的幫你解決內部認購商品房的風險有哪些的問題。希望您在商品房買賣時,注意開發商是否五證齊全,以免相關權益受損,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目前允許同性進行婚姻登記嗎
2021-01-09婚姻的自主權主要體現在哪些地方
2020-12-11破壞軍婚罪有哪些什么處罰
2021-02-16起草合同注意事項
2020-11-08定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16治安拘留十天能探望嗎
2020-12-05遺贈撫養協議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08口頭贈與需要證明嗎
2020-11-10訂婚退婚訂金怎么辦
2020-12-22仲裁授權委托書是怎樣的
2020-12-27父親被判刑可以申請變更撫養權嗎
2020-12-19江蘇海門離婚兒童撫養費標準
2021-01-15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賦予業主委員會民事主體資格的理由
2021-03-05勞動合同期限未滿可以辭職嗎
2020-12-24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不適用一裁終局的勞動糾紛
2020-12-10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定值保險合同可以適用于哪些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