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復議的法律責任形式有哪些
行政復議法律責任是指行政復議機關、復議工作人員以及被申請人在行政復議過程中,因實施違法或不當行為所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
行政復議法律責任包括以下兩種責任形式:
1.行政責任。在行政復議過程中,行政復議機關拒絕受理符合法定條件的復議申請;復議案件承辦人有失職或營私舞弊行為;被申請人拒絕履行生效的復議決定等,這些行為由于違反了行政法律規范,構成了行政違法行為,違法行為人依法應當承擔行政法律責任。根據《行政復議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違反行政復議法的行政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包括:
1)行政處分。行政處分是國家行政機關對違法失職的公務員實施的一種懲戒措施。《行政復議法》所指的行政處分,是特指享有行政復議職能的國家行政機關或有關部門按照行政隸屬關系,給予違反行政復議法律規范的行為人,行政制裁。根據《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的規定,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2)行政處罰。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和權限對違反行政法規但尚未構成犯罪的行政管理相對方給予的行政制裁。《行政復議法》中沒有明確規定行政處罰這各行政責任承擔方式,但依據該法第38條的相關規定和實踐中的具體做法,行政處罰也應當是行政復議中承擔行政責任的一種方式。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沒收和行政拘留等等。
2.刑事責任。在行政復議過程中,如果復議人員失職、舞弊、濫用職權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就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包括:
1)刑罰。刑罰是犯罪人承擔刑事責任的基本的、主要的方式。目前我國刑罰的種類包括主刑和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
2)非刑罰處罰方法。非刑罰處罰方法是犯罪人承擔刑事責任輔助的、次要的方式。根據《刑法》第37條規定,對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行政復議的法律責任形式”問題的相關知識,本網站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咨詢,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入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西安老人住院子女最多可休多少天
2021-02-26退休返聘人員出車禍有誤工費嗎
2020-11-30如何確定立遺囑人是否有遺囑能力
2021-03-11法院判決的贍養費可以公司代扣工資嗎
2021-02-10物保無效人保對債務如何承擔
2020-12-02兒童在商場受傷,誰應該承擔責任
2021-03-23淺談《侵權責任法》對校園傷害賠償案件的規定
2021-02-18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1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勞務外包員工解聘補償由誰支付
2021-03-03壽險怎樣購買,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30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大貨車盲區肇事未發現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6保險代理人的類別可以分為哪幾種
2021-03-01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如何辦理保險索賠程序
2020-11-10怎樣改變土地用途
2021-03-06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
2020-11-22土地承包權與土地承包經營權有何聯系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