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犯罪嫌疑人需不需逮捕
1.從犯罪嫌疑人犯罪的性質上把握。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性質,是考慮有無逮捕必要的重要基礎。一般而言,犯罪性質嚴重、手段殘忍,動機卑劣的,其社會危害性較大,對這種人如果不實行逮捕,犯罪嫌疑人就會繼續給社會造成危害。如對于實施殺人、搶劫、強奸、投毒、爆炸等嚴重暴力犯罪的嫌疑人,必須按照程序給予逮捕,限制其人身自由,使其不能危害社會。相反,對于一般犯罪性質不嚴重、主觀惡性不深,采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能夠預防其犯罪后果的,則屬于無逮捕必要,如偶犯、初犯且犯罪情節輕微的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等。
2.從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險性上去把握。
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險性大小,是確定有無逮捕必要的又一個重要條件。關于人身危險性的把握應掌握下述三點:
一是從犯罪嫌疑人自身的情況把握其人身危險性。我國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則無逮捕必要。這是對無逮捕必要的法律規定。除此之外,如果犯罪嫌疑人是未成年或者年邁體弱之人,由于其年齡關系,其人身危險性一般較小,也可按無逮捕必要處理;在校學生犯罪如果認罪態度好,有一定的幫教措施,可考慮按無逮捕必要處理。
二是從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前、犯罪中、犯罪后的表現來把握。犯罪前表現一貫良好的人,其人身危險性要明顯小于那些一貫吃喝嫖賭、橫行鄉里、稱王稱霸的人。犯罪嫌疑人如果是初犯、偶犯,其人身危險性要明顯小于那些慣犯和累犯。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能主動交代犯罪事實,并表示悔罪的,有自首和立功表現的,其人身危險性要明顯小于拒不認罪、串供毀證、隱匿罪證的犯罪嫌疑人,對前者即可認定為無逮捕必要,不予批捕。
另外,對共同犯罪人恰當運用無逮捕必要措施,可以促使其中的從犯、脅從犯為爭取寬大處理而積極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實,檢舉揭發他人的犯罪行為,甚至協助司法機關調查取證、緝拿其他犯罪嫌疑人。
三是從犯罪嫌疑人主觀惡性程度來把握。事先預謀、精心策劃的犯罪不同于臨時起意的犯罪;故意犯罪不同于過失犯罪;中止犯罪不同于既遂犯罪;從犯、脅從犯不同于主犯。犯罪嫌疑人主觀惡性不同,意味著人身危險性有大小之分,對于臨時起意犯罪、過失犯罪、中止犯罪和脅從犯,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能夠防止其發生社會危害性,一般可認定為無逮捕必要。
3.從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處的刑罰來把握。
執行逮捕需要哪些條件
(一)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
(二)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三)采取、監視居住等方法不足以防止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不知道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是否能夠逮捕的時候,應該要由專業的警察來決定,警察會根據自己的專業做出合理的判斷。判斷犯罪嫌疑人需不需逮捕的具體細節是如何確定,可以通過律霸網在線咨詢律師自己該怎么樣應對這類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答辯狀
2021-03-08公民應如何維護自己的榮譽權?
2021-02-15挖黑礦老板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子女的姓氏如何確定?
2020-11-07事實收養關系的認定
2020-11-28再婚老人遺產糾紛相關內容
2020-11-20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1-24婚姻自主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1-01-0350多歲的父母要贍養嗎
2021-03-04涉外侵權行為的地域管轄如何適用
2021-01-25繼子女繼承了生父母的遺產,就沒有資格繼承繼父母的遺產嗎
2021-01-13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股東之間的競業限制協議有效嗎
2020-12-28勞務工有什么合同
2021-01-30投資型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28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如何申請
2020-11-29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1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意外死亡保險理賠的標準
2020-12-04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