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期間怎么規定
取保候審期間的規定:取保候審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礙偵查、起訴和審判,并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方法。取保候審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礙偵查、起訴和審判,并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方法。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58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在此期限內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從該條規定可以看出,我國取保候審的權力主體廣泛,公、檢、法三機關都有決定取保候審的權利。正因為如此,在對取保候審十二個月的期限的理解上,不僅理論界存在爭議,司法實踐中也出現了不同的做法。
第一種觀點是期限共用說。認為公、檢、法三機關在整個刑事訴訟過程中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的期限合計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理由是:
第一,切合實際。一般而言,花費一年的時間辦理一個案件綽綽有余。
第二,如果允許每一個機關均有權決定一次長達十二個月的取保候審期限,那么取保候審的期限總量將達到三十六個月。如果案件有退回補充偵查的情況出現,則取保候審的期限將會更長,這顯然與及時打擊刑事犯罪的辦案方針相背離。
第三,法律規定審查起訴的期限最長為一個半月,審判期限最長也為一個半月,如將取保候審期限解釋得過長,不僅是多余的,也是不相稱的。
第四,就刑訴法第58條的規定,如果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角度去理解,一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適用取保候審的期限不得超過十二個月,就不難理解公、檢、法三機關共用這一期限的正確性。
第二種觀點是期限共享說。即公、檢、法三機關分別有權采取取保候審措施,且各自不得超過十二個月。換句話說,取保候審的期限不是三機關累計的,而是每一機關決定取保候審的期限。理由是:
第一,取保候審只是限制行動自由,對日常生活并無實質影響。
第二,刑事訴訟非常復雜,十二個月的期限較短,不足以保證充分的辦案時間。
第三,如果期限共用,則無法解決前、后二機關分別適用取保候審的期限銜接與分配問題,如果前一機關用盡十二個月的期限,則后一機關便無法適用取保候審。相當于剝奪了后一機關適用取保候審的權利。
以上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取保候審期間怎么規定的相關內容,希望有幫助到您。如果你還有其他法律相關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這兒有專業律師為您提供解答,祝您生活愉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P2P平臺因非法融資倒閉投資者的錢還要的回來嗎
2020-12-24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城市與農村標準各是多少
2021-02-28一方存折寫父母的名字,離婚怎么證明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08如何進行商場受傷索賠
2021-03-10農村征地對于沒有住房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6起訴狀事實勞動關系的申請確認范文
2021-01-12合同規定“可根據需要進行調崗”是否有效
2020-12-18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車輛沒保險撞了人怎么辦
2021-01-22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1-01-07企業拆遷要求土地置換時應考慮什么因素?
2020-11-19城鎮房屋征收補嘗標準
2021-01-04共有房屋如果要拆遷應如何補償
2020-12-22拆遷房屋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9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行政強制拆遷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23拆遷安置房被開發商一房二賣怎么辦
2021-03-16拆遷估價人員在評估前需要履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3拆遷獎勵每個人都有嗎
2021-02-27城市拆遷補償費涉稅政策講解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