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遺囑公證要考慮哪些問題
遺囑是遺囑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處分其個人財產或者處理其他事務,并在其死亡時發生效力的單方法律行為。遺囑內容是指遺囑人對其財產或其它事務的具體處理。一般包括:遺囑涉及的具體財產、遺囑繼承人的范圍;繼承份額的指定等。
目前,在辦理遺囑公證時,公證人員一般要對遺囑內容逐項審查。但一些公證人員認為這樣做未免太繁瑣,認為只要是遺囑人當著公證人員的面立遺囑,由公證員出具公證書,證明遺囑是由其遺囑人所立就可以了。這種做法勢必會帶來一些問題。如一位姓李的老人因患癌癥久臥病榻,老人恐其死后其后妻得不到房產,便寫下遺囑請公證處公證。公證人員見李某立遺囑時神智清醒,遺囑內容確系其本人的意思表示,遺囑又是他本人所寫,隨即辦理了遺囑公證書。不久,李某去世,其前妻之女即要求繼母搬出該房,繼母不從,拿出公證書對繼女說:“老頭子臨死前寫了遺囑規定該房屋是我的,沒有你的份,公證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我得該房屋是肯定了的”。因遺囑內容對其女不利,便大吵大鬧,訴訟到法院,法院認為:李某的房屋系李某與前妻所買,但兩人協議離婚時約定該房屋由李某一直居住,李某死后由李某和前妻的獨生女兒繼承。雖房屋產權證寫的是李某的名字,但協議離婚時對房屋雙方有約定,故該房屋判給了其女兒所有。
這一案例可見,在辦理遺囑公證時,審查遺囑內容是必要的,這不但關系到遺囑內容是否合法,而且也關系到公證書的法律效力。如何審查遺囑內容,保證遺囑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遺囑處分地財產只能涉及遺囑人的個人財產。
凡屬遺囑人的個人財產和法律規定可以繼承的合法權益,均可用遺囑的形式進行處理。因此,公民立遺囑時或公證機關鑒別遺囑內容時,首先必須搞清楚遺囑所涉及財產的范圍,區別遺囑人的個人財產、夫妻或子女的共同財產、家庭成員的共同財產或各自專用財產。主要有下列幾種情況:
(1)夫妻共有財產一方立遺囑時只能處理屬于自己所有的部分,不能處理共同財產的全部。如配偶一方已經去世,需要先辦理繼承公證并取得相應的份額以后,才能對屬于自己的和自己已經繼承的部分進行處理。
(2)家庭成員共同財產中屬于其他成員所有部分,不能作為個人財產處理。如農村貨幣安置購買經濟適用房家庭成員共同分得的房屋,或者家庭成員共同勞動收入自建的房屋、購置的家具和其他財物,家長或其他成員都無權作個人財產處理。
(3)是夫妻共有財產、或是家庭共有財產,還應視房屋形成的具體情況而定。
此外,一些房屋和財產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故而不能以遺囑形式進行處理,包括:
(1)社員使用的自留地、自留山、開荒地、宅基地的所有權屬于集體,本人只有使用權而無處分權。
(2)職工承租的公房只享有租賃權而無處分權。
(3)個人承包的果林、樹林、土地均屬國家或集體所有,不得作個人財產處理。
在遺囑人申辦遺囑時,公證人員應向遺囑人說明:一般情況下,根據財產的價值,夫妻各一半;如未分家析產、繼承,財產確實分不開的情況下,應在遺囑中寫明“我與配偶XXX的共有財產,未曾分割、未曾繼承。屬于我個人的財產,在我百年之后由XXX繼承”。不要強求遺囑人先繼承分家再辦遺囑公證。這樣做有利于保護遺囑人的正當合法權利,也有利于在遺囑生效時避免一些矛盾。
二、遺囑內容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法令和社會道德。
按照我國繼承法的規定,公民立遺囑時只能依照法律規定訂立處分個人所有的財產。同時,遺囑應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法定繼承人保留必要地遺產份額,應當在遺囑處分分配上給予照顧。如有的人在外包“二奶”,立遺囑欲將其財產全部留給姘婦,而剝奪了妻子和未成年兒女的繼承權。這種既違法又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是不能予以公證的,公證員要堅決不予受理。
三、要審查遺囑的內容是否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遺囑必須是遺囑人本人主動、自愿所為。不是受他人脅迫、欺騙所致,更不是偽造的。遺囑的內容必須符合遺囑人的本意,否則無效。在公證實踐中經常發現有的遺囑是受益人強迫遺囑人到公證機關申請辦理的。如我有次接待一位欲辦理遺囑的老人,無工作,在鬧市區有一間鋪面出租,收益可觀。其幺兒為了獨占鋪面,強迫其母到公證處立遺囑。在我和另一公證員單獨與老人進行談話時發現她有所顧忌,后經我耐心的開導和詳細的詢問,老人才說出遺囑的內容根本不是他的本意,遺囑的內容都是在幺兒的脅迫下違背自己的意愿寫的。后來我單獨又對她的兒子進行了說服教育,他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由于公證員及時發現了其中的問題,避免了一個無效遺囑的產生,維護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所謂真實,是指遺囑人的意思表示是在毫無外來壓力下,或無他人故意制造假象迷惑下做出的。所以,有時出于遺囑人之口,或出于遺囑人之手的遺囑并不一定代表了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因此公證人員在審查遺囑內容時,一是必須要求其利害當事人回避,由公證員和遺囑人單獨談話,這樣才能啟發遺囑人說真話。二是公證人員應詳細地向遺囑人說明立遺囑需要注意的事項。并告之其法律后果。三是公證人員談話一定要有耐心傾聽和開導、解釋,打消當事人的顧慮,說出他們的真實想法。
遺囑公證雖然屬于常規類公證業務,其法律風險我們不能小覷,
我們在辦理遺囑時還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立遺囑人的身份認定
現在隨著我們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隨著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經濟的不斷推進,公民的私有財產日益增多和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私人處理財產事物的情況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高。遺囑也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但同時也有很多不法行為由此而產生,有些人為了達到獨占遺產的目的,不惜找來假的“父母”訂立假遺囑來辦理公證,這不僅需要公證員認真仔細審查當事人的身份,更要通過筆錄這一重要環節從側面幫助自己判斷委托人身份的真偽。公證員可以通過自己設計問題確定當事人的真實身份,了解當事人的個人信息,比如:當事人多大、家里有哪些人?是否都有工作?你有什么財產?你為什么只給這個人而不給其他人等。
2,遺囑人的民事行為能力
在公證實務中,我們常常會碰到重病在身、臥床不起的當事人要求公證員去醫院或去家里上門辦理遺囑公證的情況。有些當事人由于年事已高而記憶模糊、思維混亂,完全無法表達自己的真實意思,這樣的情況我們一般不予受理,在醫院住院接受治療的病人我們也要求為其治病的主治醫生和所在醫院為其出具立遺囑人立遺囑時和與公證人員談話時是神志清醒、邏輯思維正常、對答切題的證明。這樣可以避免日后的糾紛和法律風險。
3,應要求遺囑人提供遺囑中處理的個人財產的相關證明
《遺囑公證細則》規定,遺囑人應當提交遺囑涉及的不動產、交通工具或者其他有產權憑證的財產的產權證明。立遺囑是一件嚴肅的行為,不能口說無憑,應把需要處理的財產具體化,如房屋就要提供產權證、國土證,存款就要提供存單證明,但也有些當事人在特殊的情況下無法拿到相關財產的證明,比如人在外地或者相關證明在配偶處保管而又不想讓配偶知道等。這些是公證中碰到的新問題,有待在工作中進一步的探索解決的方法。
4,公證員應當有告知的義務
公證員應當向遺囑人講解我國《民法通則》、《繼承法》中有關遺囑和公民財產處分權利的規定,以及公證遺囑的意義和法律后果。也要告知當事人有撤消和變更遺囑的權利和辦理的程序。
5,其他應注意的問題
遺囑應當采用打印的形式,遺囑人根據遺囑原稿核對后,在打印的公證遺囑上簽名捺手印,遺囑原稿需存公證處留檔。如遺囑人不識字,可由公證人員代書,但必須要有另一公證人員在場。談話筆錄也必須兩位公證人員簽字,且筆錄中盡量避免有涂改的痕跡,如果寫錯或需要涂改,需當事人按手印認可。公證書必須盡快出具,如果公證書還沒有出具而遺囑人已經死亡,公證書就有被撤消的可能。
總之,我認為在辦理遺囑這些和公民利益息息相關的公證事項時,特別要細心和耐心,要求公證員對當事人申辦的公證事項進行全面的和實質上的審查,確保公證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既要保護所有權人的利益,又要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提供給當事人安全、方便的法律服務,維護當事人的隱私權,盡可能的避免糾紛、降低風險,讓公證真正的服務于民。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該問題答案的整理,如果還有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押車逾期了是否可以轉讓
2021-01-13暫住證過期3個月怎么辦
2020-11-14司法強拆程序是什么
2021-01-07申請行政賠償步驟是什么
2021-02-20交警多長時間公布行政處罰
2020-12-07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相同之處
2021-02-11再審提交哪些證據,才是新證據
2020-11-1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材料
2021-02-01輕微撞車逃逸扣12分后多久能重考駕照
2021-01-07繼承的房子再贈與別人會交稅嗎
2021-03-24房產抵押擔保人可否拒絕還款
2021-01-08哪些房地產不設定抵押?
2020-12-08再婚婚前房產協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第三方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3-17勞動仲裁輸了怎么賠償
2021-01-04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020-11-11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證明勞動關系方面的證據有哪些?
2020-11-30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