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違法事實確鑿并有法定依據,對公民個人處以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2008年某日,景德鎮市某私家車主吳某駕駛私家小轎車臨時停靠在該市一條禁止停車的道路旁,被交警部門的監控人員兩次拍照,拍照間隔時間為3分鐘。此后數日交警機關通知車主接受處理,但吳某稱自己人在車上,臨時??繘]有影響交通,故不應該對其進行處罰,但是管區交警執法人員還是依照簡易程序對其下發了當場處罰決定書,決定對其罰款50元。吳某不服,依法申請了行政復議。
在這個案件的處理過程中,雖然罰款數額符合當場處罰的要求,但由于交警執法人員并不是在當場發現的違法行為,而且是在事后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故依照法律規定不能用簡易程序處理此案。而是要按照一般程序先書面告知吳某擬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是事實、理由和依據,并告知其享受的陳述和申辯的權利。對其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該采納。由于該案應該采用一般程序而采用了簡易程序,屬于嚴重的程序違法,應該被復議機關依法予以撤銷。
在行政處罰機關按照一般程序辦理處罰案件中,保障當事人的陳述申辯權得到了嚴格地遵守,但是在簡易程序里面是否就不需要保證程序正義的基本要求,給予當事人陳述申辯的權利呢?其實立法者在行政處罰法的制定方面并沒有放棄這一基本原則,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的當場處罰的條件、情形就隱含了保障當事人的陳述申辯權的意思。首先當場處罰是執法者和當事人均在第一現場的一種情形,執法者此時應當在對當事人違法的確知并得到當事人承認的情況下作出處罰決定,很難想象在第一現場當事人會對自己有利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放棄陳述和申辯。第二,法律明確要求應當在違法事實確鑿的前提下當場處罰,故執法人員只能在當事人沒有合理的陳述、申辯或者其陳述、申辯明顯不成立的情況下進行當場處罰,才符合立法的本意。
前述案件由于執法人員并沒有在對案件有確知的前提下,沒有保障當事人的陳述、申辯權,可以說違反了程序正義的基本要求,應為執法機關和工作人員之鑒。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增資糾紛是否構成侵權
2021-02-21罪犯服刑期間保外就醫算不算刑期
2020-11-19行政訴訟原告如何申請陪審團
2021-01-19軍婚和普通婚姻有什么區別
2021-01-24股份有限公司的特點是什么
2021-03-16原產地標記和地理標志是一樣的嗎
2021-03-26責令停產停業多久算重大行政處罰
2021-01-25合同一方主體能寫兩個公司嗎
2020-11-21上海股交中心對掛牌公司有無明確的或者內部掌握的財務指標要求
2021-03-19交通事故腦部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可以做
2021-03-17訂婚了女方想退婚了怎么辦
2021-03-18婚前隱瞞家族有精神病史能成為離婚理由嗎
2021-02-09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理賠程序如何處理
2020-11-29沒有準駕證肇事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