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機關針對公益舉報作出的答復不可訴
案例
韓某一直熱心于公益舉報。2014年5月,韓某發現**淮安供電公司在沒有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情況下,違法進行房屋建設,于是向淮安區城管局實名舉報,要求城管局履行法定職責,對該違建進行查處。淮安區城管局在接到韓某的舉報后及時受理、調查、處理,并對供電公司的違法建設依法作出限期整改并處罰款4萬元的行政處罰。淮安區城管局也將處罰結果告知了韓某。韓某對此答復不服,認為該區城管局沒有對違建進行實質性查處,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淮安區城管局履行法定職責。
法律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韓某基于公益對違法建筑舉報,淮安區城管局也對韓某進行了回復并對違建進行了查處,韓某作為本案的利害關系人,對該答復不服,當然可以提起訴訟,是本案適格的原告,具有行政訴訟主體適格。
第二種意見認為,韓某對于該行政處罰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其不是本案適格的主體。
法律分析
小編認為第二種意見更為合理,即韓某不具有行政訴訟主體資格,對該答復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首先,實體法沒有規定舉報人對行政機關的履職行為有訴訟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九條第二款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或者控告違反城鄉規劃的行為。據此規定,韓某依法有權對違反城鄉規劃的行為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但沒有訴訟權利。
其次,韓某不是該答復的行政相對人和利害關系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本案中,韓某若是該行政處罰的利害關系人,才具有行政訴訟主體資格。淮安區城管局行政處罰的行政相對人是供電公司,顯然不是韓某。其實,韓某的舉報是一種純公益性舉報,該違建的存在與韓某之間不存在任何利害關系,韓某對違建進行了舉報,獲得了淮安區城管局的回復,即已經獲得了其享有的答復程序性權利。因此,韓某既不是該處罰的行政相對人,也不是利害關系人,對于淮安區城管局的答復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其不具有原告主體資格。
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質的律師咨詢服務,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政策征地流程征地補償
2021-02-18工傷認定行政訴訟期間是否能理賠
2020-12-01銀行查資金流動算侵犯隱私嗎
2021-03-09遺失物招領公告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3-20訴訟離婚缺席判決會判離婚嗎
2020-12-19懸而未決的勞動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10離婚了孩子怎么上戶口本
2021-03-08高中學生死亡學校負責法律責任嗎
2020-12-01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追討勞動合同違約金有時間期限嗎
2021-01-08約定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應具備怎樣的法律特征
2021-03-09試用期離職主管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05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郵包保險的方式和責任范圍有哪些
2021-03-14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車撞了保險公司要肇事者賠償嗎
2021-02-23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種類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