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為的無效條件:
①行政行為具有特別重大的違法情形或具有明顯的違法情形;
②行政主體不明確或明顯超越相應行政主體職權的行政行為;
③行政主體受脅迫作出的行政行為;
④行政行為的實施將導致犯罪;
⑤沒有可能實施的行政行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相對方可以申請國家權力機關宣布或國家權力機關依職權宣布該行為無效:
(一)行政行為具有特別重大的違法情形或具有明顯的違法情形;
(二)行政主體不明確或明顯超越相應行政主體職權的行政行為;
(三)行政主體受脅迫做出的行政行為;
(四)行政行為的實施將導致犯罪;
(五)行政行為嚴重違反法定程序。
行政行為被宣布無效后將要承擔一定的法律后果:
(一)行政主體通過該行為從行政相對方獲得的一切均應返還相對方;
(二)所施以相對方的一切義務應予取消;
(三)給相對方所造成的實際損失,應予賠償。
行政行為撤銷的條件:
(一)行政行為合法要件有瑕疵,即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缺損;
(二)行政行為不適當。
行政行為被撤銷的法律后果:
(一)行政行為自被撤銷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撤銷的效力可追溯到行政行為作出之日;
(二)行政行為的撤銷是因為行政主體過錯引起的,并且依社會公益的需要又必須使撤銷的效力追溯到行政行為作出之日,那么,由此造成相對方的一切實際損失應由行政主體予以賠償。
(三)行政行為被撤銷是由相對方的過錯引起的,或由行政主體與相對方的共同過錯所引起的,撤銷的效力通常應追溯到行為作出之日,過錯方各依自己的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行政行為被廢止的條件:
(一)行政行為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等經權力機關依法修改、廢止或撤銷,依此作出的相應行政行為如繼續實施,則與新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相抵觸,或因失去其作出依據而自動廢止;
(二)行政行為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原行政行為的繼續存在將有損公共利益,同時可能會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
(三)行政行為已完成原定的目標、任務,實現了國家的行政管理目的,從而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行政行為廢止后,其效力從行為廢止之日起失效;行政主體在行為被廢止之前通過相應行為已給予相對方的權益不再收回,也不再給予;相對方依原行政行為已履行的義務不能要求給予補償,但可不再履行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按時發工資怎么辦
2021-03-02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是私營企業嗎
2020-12-20質押的股份能夠凍結嗎
2021-03-17破產人無財產可供分配了該怎么辦
2020-12-16上下班途中工傷賠償多少
2020-12-10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協議書
2020-11-20改嫁后還有繼承權嗎
2021-03-23離婚需要冷靜嗎,2020離婚冷靜期開始實施了嗎
2021-03-05注冊倉單定義和流程是什么
2020-11-07討債時怎樣對付失聯的債務人
2020-11-13學生借高利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30房產贈與給未成年子女如何征稅
2021-01-01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幾年后能否開除
2020-12-12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保險公司14年后為失誤埋單
2021-03-13劉某訴某保險公司――帶病投保糾紛案
2021-03-12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人身保險合同不適用損失補償原則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