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是為了規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夠公正、及時的審理行政案件,是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國家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行政訴訟法是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和行政訴訟參加人(原告、被告、代理人等)進行訴訟活動必須遵守的準則。它規定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程序方面的法律規范和行政訴訟參加人行使權利、承擔義務的各種法律規范,是現代國家據以建立行政訴訟制度的法律依據。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從而根據憲法的規定制定的一部程序性法律。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2014年11月1日表決通過了修改行政訴訟法的決定,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15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新華社受權播發了這一決定。這是行政訴訟法自1989年制定后作出的首次修改
管轄規定
第十三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四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1、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
2、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3、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第十五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七條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八條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九條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收到起訴狀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一條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于自己管轄時,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
第二十二條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二十三條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移交下級人民法院審判。
下級人民法院對其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決定。
有關于法律雖然說得比較難理解但是如果結合到實際情況中就比較好理解了,以上是律霸網小編在網上為大家找到的相關知識,希望大家能夠認真月度,從中獲取知識,進而幫助自己解決自己的相關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糾紛法律意見書是怎樣的
2021-02-01哪些商標行為應撤銷
2020-12-22監護人在被監護人緩刑期間能否出境
2021-01-09貸款需要擔保的要簽擔保合同嗎
2021-02-10拆除違法建筑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26勞動規章制度怎么舉證
2020-11-15被拘留職工能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0-12-22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旅行社責任險條款概述
2020-12-25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火災保險賠償賠償標準
2020-12-25機動車保險條款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3-13受害人無勞動收入保險公司可以拒賠誤工費嗎
2021-01-15房屋拆遷中,評估報告有期限嗎,多長時間有效
2021-01-10以拆除違章建筑來拆遷怎么辦
2020-12-09沒有一書四方案就征地,對補償會造成什么影響
2021-03-21拆遷凍結期限如何計算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