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強制責任險是為了拓寬醫療糾紛的解決途徑,衛生部推動建立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的一種處理醫患糾紛的制度。在醫患糾紛出現以后,患者并不直接和醫療機構或者醫務人員接觸,而是直接向保險公司申請賠付。
醫療事故強制責任險設立的法律依據是怎么樣的?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55條的規定,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并取得其書面同意;未盡到該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侵權責任法》出臺前,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其相關規定,醫療事故由醫學會組織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進行鑒定,因醫療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醫療賠償糾紛,由司法鑒定機構組織法醫和其他醫務人員進行鑒定。
而《侵權責任法》施行后,雖然調整范圍涵蓋了前述的醫療事故和非醫療事故,但對鑒定機構的選擇未作明確區分。根據《上海法院關于委托醫療損害司法鑒定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法院在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時,當事人申請醫療損害鑒定的,除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外,應由法院依職權委托醫學會組織專家進行鑒定。
保險內容
被保險人須具醫務人員執業資格。醫療事故強制責任險醫院或醫生必須購買,以加大對醫療事故受害者的賠償力度,緩解醫患矛盾。
每次事故賠償金額和累計賠償金額最高不超過保單所注明的賠償限額:被保險人依法應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發生醫療事故后,被保險人為減少對患者人身損害,及時采取診療措施所支付必要的合理費用;發生醫療事故后并在仲裁或訴訟前,經保險人書面同意因醫療事故支付的鑒定費、訴訟費、律師費等費用。
已經開發出醫療責任險的某保險公司客服人員介紹,投保醫療責任險的保險人必須是正式在編的具有執業資格的醫務人員,在保單所注明的保險期限、追溯期以及承保區域范圍內,從事與其資格相符的醫療活動中,因執業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且由患者或其委托代理人在保險期限內首次向被保險人提出賠償要求,并經被保險人向保險人提出賠償申請,保險人將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對于確認構成醫療事故的,負責進行賠償。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交通事故后應該保存哪些訴訟證據
2020-12-31醫療糾紛如何賠償
2020-11-09有什么法律法規可以懲治政府的違法征地
2021-02-16衛生許可證過期罰款嗎
2020-12-18村委會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2-11股權惡意轉讓后能否打撤銷權糾紛官司
2020-11-16指定管轄的黨紀處分怎么辦
2021-01-27有效的借條怎么寫
2021-03-07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能否撤銷贈與
2020-11-22父親無撫養能索取贍養費嗎
2020-11-15購買集資房要什么條件
2020-12-05勞動合同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6合同尾款收不回怎么辦
2021-02-21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涉及到勞動爭議的檔案保存期限為幾年
2020-12-19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2013年7月起 湖北省宜昌市城區參保單位啟用新繳費基數
2021-01-28風險代理是怎么一回事?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