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結束后公安局應不應該撤案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監視居住期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監視居住措施,撤銷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七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二、監視居住適用于哪些人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么是監視居?。?/p>
監視居住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擅自離開住處或指定居所,并對其行動自由加以監視的強制方法。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監視居住的適用對象、范圍與取保候審相同。對符合法定條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公、檢、法機關既可以取保候審,也可以監視居住,具體由公、檢、法機關根據案件情況決定,但不得對同一個人同時適用。
監視居住適用于對符合逮捕條件,但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暫時不能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1、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2、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4、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5、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6、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
被監視居住人的義務: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未經批準不得離開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
不得會見他人或通信;在傳訊時及時到案;
不得干擾證人作證;
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串供;
將護照、身份證、駕駛證等交執行機關保存。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監視居住期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監視居住措施,撤銷案件。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原則
2020-12-19留置權是否需要約定
2021-01-19無證行醫是否按照醫療事故處理
2021-02-16股東會決議代簽可以嗎
2020-12-08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如何確認
2020-11-13申請減刑假釋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3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農資產品,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3-25投訴公交車怎么投訴
2021-02-16彩禮錢屬于女方個人還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30戶口本上婚姻狀況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9是否可以要求子女經常回家探望
2021-01-26繼女應承擔繼母的贍養費嗎
2021-01-06公司被合并重簽合同有賠償嗎
2020-11-20保證合同有多個保證人怎么辦
2021-03-17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遼寧省勞動合同規定期限
2021-03-23勞動合同的終止在多久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2020-11-09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私自改離職證明違法嗎
2021-03-04調崗時間法律有規定嗎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