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予逮捕監視居住到期會不會撤案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對嫌疑人不予逮捕的,采取監視居強制措施的,監視居住到期后,經偵查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會撤銷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七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第一百六十三條?在偵查過程中,發現不應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撤銷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應當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并且通知原批準逮捕的人民檢察院。
二、辦理監視居住的程序是什么
1、在監視居住期間,監視居住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對于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在住處執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批準,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但是,不得在羈押場所、專門的辦案場所執行。
2、在監視居住期間,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
(2)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或者通信;
(3)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5)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6)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身份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3、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法定義務,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執行機關對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電子監控、不定期檢查等監視方法對其遵守監視居住規定的情況進行監督;在偵查期間,可以對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通信進行監控。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對嫌疑人不予逮捕的,采取監視居強制措施的,監視居住到期后,經偵查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會撤銷案件。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雙倍退回定金合同還需要履行嗎
2020-12-20酒駕出車禍私了要多少錢
2021-02-05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是什么
2020-11-23子女的撫養權爭取方法
2020-12-28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可否繼承
2021-03-06自己家修的路不準他人用違法嗎
2020-12-11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酒后溺亡意外保險賠嗎,哪些情況意外險不賠
2021-01-02什么是建筑工程保險
2021-01-16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什么是保險責任
2020-12-04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2021-03-17車沒保險被追尾了怎么賠償
2020-12-31偽造 涂改有關證明騙取保險金案
2021-03-11房屋買賣未過戶拆遷款如何規定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