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隱名變顯明股東的流程是什么?
1、召開公司股東大會,研究股權出售和收購股權的可行性,分析出售和收購股權的目的是否符合公司的戰略發展,并對收購方的經濟實力經營能力進行分析,嚴格按照公司法的規定程序進行操作。
2、聘請律師進行律師盡職調查。
3、出讓和受讓雙方進行實質性的協商和談判。
4、出讓方(國有、集體)企業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股權轉讓申請,并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
5、評估、驗資(私營有限公司也可以協商確定股權轉讓價格)。
6、出讓的股權屬于國有企業或國有獨資有限公司的,需到國有資產辦進行立項、確認,然后再到資產評估事務所進行評估。其他類型企業可直接到會計事務所對變更后的資本進行驗資。
7、 出讓方召開職工大會或股東大會。集體企業性質的企業需召開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按《工會法》條例形成職代會決議。有限公司性質的需召開股東(部分)大會,并形成股東大會決議,按照公司章程規定的程序和表決方法通過并形成書面的股東會決議。
8、股權變動的公司需召開股東大會,并形成決議。
10、由產權交易中心審理合同及附件,并辦理交割手續(私營有限公司可不需要)。
11、到各有關部門辦理變更、登記等手續。
二、隱名股東的風險
1、顯名股東拒不轉交投資收益。
一般隱名股東投資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投資收益,而在代持股協議中也會約定有關轉交投資收益的內容。如果這種投資收益對顯名股東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誘惑,有可能促使顯名股東違反協議約定,拒不轉交。
2、未經隱名股東同意擅自處分股權。
顯名股東作為該公司法律文件實際記載的股權所有人,對外可以行使一切有關該部分股權的權利。對內來說,顯名股東應當是受制于隱名股東的,其一切法律行為應當向隱名股東匯報并在作出重大處分決定時必須事先獲得隱名股東的同意。但對外來說,別人并不知曉該部分股權的真實所有,只依據公示的法律文件來認定。因此,當顯名股東為謀取利益而故意擅自轉讓、質押這部分股權時,實際出資人的利益會很難得到保障。
3、未經隱名股東同意濫用股東權利。
我國法律規定公司股東的權利有股份轉讓權、資產收益權、股東會臨時召集請求權或自行召集權、參與重大決策權和選擇管理者的權利、公司剩余財產分配權等等,這些權利都在極大程度上賦予了股東對公司控制,如果顯名股東有意侵害隱名股東利益,在未經得隱名股東同意的情況下濫用這些權利,對隱名股東帶來的損失也是極大的。
隱名股東之前跟掛名股東之間簽訂的應該有相關的委托協議,只有隱名股東的存在本身不違反國家法律規定的,將來才有可能轉變成為顯名股東。但是,股東大會或者說股權轉讓協議,這也都是必不可少的程序,變更登記時都要提供這些材料的。
隱名股東轉讓股權協議書怎么寫?
隱名股東是否有查賬權?
公司法對隱名股東的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下班回家摔跤算工傷嗎
2021-01-12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該如何補償
2021-03-24朋友圈海外代購假包怎么舉報
2021-03-06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是多少
2020-11-19二級傷殘標準
2021-02-15什么是遺贈?遺贈與遺囑繼承的區別
2020-11-12民法典包括勞動法嗎
2021-01-24一審和二審敗訴終審可能勝嗎
2020-12-15買房征信報告有效期多久
2021-01-01集體原因侵害個人財產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2-17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房地產評估有哪幾種評估類型
2021-01-14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相關法條
2020-12-27勞動保障公益崗幾年解除合同
2021-03-23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5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