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隱名股東公司管理權可以享有嗎?
隱名股東一般是不可以參與企業管理的,而且連股東會的決議也是不能進行參加的,但是可以委托他人進行參與管理,在選擇做穩名股東的時候就要和代持者協商好所有條款,在代持股權的期間,公司的一切動向自己都必須要有知情權,讓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受到損害。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下稱《公司法解釋三》)第二十二條規定,對于已經依法出資的當事人,可以確認其享有股權。隱名股東作為實際出資人,當然享有股權毋庸置疑,但其可否依據享有的股權行使包括股東知情權在內的股東權利,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
二、司法解釋
《公司法解釋三》通過第二十三條及第二十四條第三款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第二十三條規定,依法履行出資義務的當事人,可以向公司主張顯名權。第二十四條第三款規定,隱名股東未經其他股東過半數以上同意,不得行使顯名權。那么隱名股東為什么只能依據第二十四條第三款規定而不能依據第二十三條規定行使顯名權,這里需要明確一個關鍵詞——“出資義務”。第二十二條規定確定的確認股權的標準是是否出資,而第二十三條規定確定的行使顯名權的標準是是否履行出資義務,顯然“出資”與“出資義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法律概念。出資是指股東將其所有的財產轉移所有權給公司,而出資義務是指股東依據出資協議、公司章程等相關文件所產生的約定義務及法定義務。隱名股東雖然因實際出資而享有股權,但其出資并非是履行出資義務,而是在履行其與名義股東簽訂的股權代持協議的義務,也即隱名股東雖然進行了“出資”卻沒有履行“出資義務”。所以隱名股東無法當然行使顯名權,只能在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的情況下方能行使。
通過法律對于顯名權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出,在股權代持的情況下,享有股權并不能當然取得股東權利,兩者是可以相互存在的。股權代持的本質就是股權與股東權利的分離,法律對于這種意思表示給予法律上的效力,這種分離就對股權代持雙方當事人均具有約束力,隱名股東顯然不能直接行使已經讓渡給名義股東的股東權利。名義股東不僅是因為登記在股東名冊上而依法享有股東權利,同時也因與其他股東共同簽訂出資協議、公司章程等文件而依據全體股東的合意享有股東權利。從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來看,隱名股東想要從公司外部進入公司內部直接向公司主張股東權利,應參照《公司法解釋三》關于顯名權的規定以及《公司法》第七十一條關于對外轉讓股權的規定,在經過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的情況下方能行使。
以上就是隱名股東公司管理權的認定和處理情況,在司法實踐中,應當嚴格按照法律上規定的程序來進行辦理,但相關情況必須符合公司法的相關規定,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不清楚的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咨詢了解。
隱名股東是否有查賬權?
隱名股東如何退出投資
隱名股東享有的實際權利是否有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由誰來繳費
2021-01-02賠償責任和人身侵權責任可否并用
2020-11-22公司監事可以隨便設立嗎
2021-02-01夫妻債務償還案
2021-03-16安置房沒滿5年可以做抵押嗎
2020-12-14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保險合同的補償性要如何體現
2021-03-09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探析
2020-11-15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保險公司保證金退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0保險合同理賠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0-12-19保險代理人的行為是如何調整的
2020-12-04發生事故后如何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1-25安全責任事故保險拒賠的理由
2020-11-11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管理
2020-12-25土地出讓費如何使用
2021-03-05土地互換幾年后土地補償款應該屬于誰
2021-03-04房屋被劃入拆遷紅線內,多久會被拆除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