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公司法股權質押的規定是什么?
我國公司法對股權質押缺乏規定,但公司法頒布之前施行的《股份有限公司規范意見》允許設立股份抵押。
股權質押又稱股權質權,是指出質人以其所擁有的股權作為質押標的物而設立的質押。
按照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有關擔保的法律制度的規定,質押以其標的物為標準,可分為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股權質押就屬于權利質押的一種。因設立股權質押而使債權人取得對質押股權的擔保物權,為股權質押。
二、股權質押的條件
股權質押新股優先認購權權質押的標的物,就是股權。股權是股東因出資而取得的,依法定或公司章程規定的規則和程序參與公司事務并在公司中享受財產利益的,具有轉讓性的權利。
一種權利要成為質押的標的物,必須滿足兩個最基本的要件:一是具有財產性,二是具有可轉讓性。股權兼具該兩種屬性,因而,在質押關系中,是一種適格的質。
中國《擔保法》第75條第1項規定,“依法可以轉讓的股份股票”方可以設立質押。可見,可轉讓性是對股權可否作為質押標的物的唯一限制。
首先,對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出質,遵照《擔保法》第78條第3款,應“適用公司法股份轉讓的有關規定”。中國《公司法》(2013年修訂)第71條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轉讓出資作了明確規定。參考該條精神,可以認為:
⑴股東向作為債權人的同一公司中的其他股東以股權設質,不受限制;
⑵股東向同一公司股東以外的債權人以股權設質,必須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而且該同意必須以書面形式即股東會議決議的形式作成;
⑶在第⑵情形中,如果過半數的股東不同意,又不購買該出質的股權,則視為同意出質。該種情形,也必須作成股東會決議,并且應在股東會議中明確限定其他股東行使購買權的期限,期限屆滿,明示不購買或保持緘默的,則視為同意出質。
其次,對股份有限公司,參考《公司法》第141條之精神,可以認為:
⑴發起人持有的該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三年內不得設立質權;
⑵公司董事、監事、經理持有的該公司股份,在其任職內不得設立質權。
外商投資企業股權質押,僅指外商投資有限公司和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資者以其擁有的股權為標的物而設立的質押。遵照《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股權變更的若干規定》:
⑴外商投資企業的投資者以其擁有的股權設立質押,必須經其他各方投資者同意。若有一個股東不同意,便不能出質。不同意的股東即使不購買,也不能視為同意出質。
⑵投資者用于出質的股份必須是已經實際繳付出資的。
因為中國外商投資企業法規定外商投資企業實行授權資本制,允許外商投資企業的投資者在企業成立后按照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或核準的期限繳付出資。所以在外商投資企業中,股權的取得并不以是否已經實際繳付出資為前提。
⑶除非外方投資者以其全部股權設立質押,外方投資者以股權出質的結果不能導致外方投資者的比例低于企業注冊資本的 25%。
另外,公司能否接受該公司的股東以其擁有的該公司的股權出質,對此,有些國家的法律規定在滿足一定條件時是允許的。如日本《商法》第210條、德國《有限責任公司法》第33條的規定即是適例。中國《公司法》第149條規定,“公司不得接受該公司的股票作為抵押權的標的”。《關于外商投資企業股權變更的若干規定》第6條規定,“投資者不得將其股權質押給該企業”。可見,中國法律絕對禁止股東或投資者將其擁有的股權質押給該公司。
事實上,新公司法對于股權質押的規定是比較少的,只是通過相關的規定,可以體現出新公司法并沒有對股權質押做嚴格的限制。公司利用股權作質押的時候重點還是應該參考擔保法,不過股權質押其實對于公司來說存在的風險也是非常的大的,而且,發起人在公司成立的三年之內一般是不能夠設立質權的。
公司法董事會秘書規定第一百二十四條解釋?
公司法人職務侵占罪如何認定?
公司法人變更后果嚴重么?債務由誰來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互聯網侵權勝訴如何獲得賠償
2021-02-04北京港澳通行證辦理程序是什么
2020-11-21私人老板亂扣工資怎么辦
2021-03-17訴訟離婚律師費用多少
2021-01-23股權轉讓后還需要去稅務局辦理什么嗎
2021-01-26各類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
2021-01-17哪些情況可以申請交通事故保全處理
2021-02-04民事裁定管轄的規定
2020-11-09身體不好沒盡到贍養能分撫恤金嗎
2021-01-21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某公司某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公司訴被趙某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11合同免責條款不說明無效 保險公司輸掉官司
2021-01-23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保險公司賠償多久能到賬
2021-02-03保險合同簽訂后可以撤銷嗎
2021-03-25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人的免責
2021-01-04怎么才能承包林地
2020-11-16哪些人能分到房屋拆遷補償款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