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證據都沒有別人欠錢不還怎么辦?
1、有人欠錢不還、但是又沒有證據的問題,債權人要及知時搜集可以證明債權債務確實存在的證據,比如銀行的轉賬回單、債務發(fā)生時的在場證明人、貨物驗收單據或者工道程結算憑證等,在多次催討還是無效的時候,債權人應該在訴訟時效之內內向法院起訴處理。
2、什么證據都沒有的口頭借錢不還只能說必須依靠對方的自覺了,畢竟這樣的沒有任何的證據的事情,是無法通過法律途徑得到維護自己的權益的,所以以后也要注意這樣的事情,俗話說,親兄弟,明算賬,就是這樣的意思。
二、借錢不還犯法嗎
1、不構成犯罪,屬于違約行為;
2、建議盡快向法院起訴要求還款,一旦超過了兩年的訴訟時效,喪失勝訴權
3、勝訴之后,如果對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
4、法院在受理強制執(zhí)行后,會依法查詢債務人名下的房產、車輛、證券和存款;
5、另外他名下沒有可供執(zhí)行的財產而他又拒絕履行法院的生效判決,則他會有逾期還款等負面信息記錄在個人的信用報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費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會被司法拘留
6、有能力而拒不執(zhí)行的情況下,涉嫌拒不執(zhí)行判決、裁定罪
7、《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拒不執(zhí)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zhí)行而拒不執(zhí)行,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三、為了實現債權,最好搜集以下證據:
(一)欠條
一般來說,用于討債的最有力的證據莫過于欠條,它出自借錢一方之手,有對方的簽字,作為書證,極具效力。
(二)人證
案件審理中,對方可以對己方證據進行質證,為了保證證據的充分性以及萬無一失,找到人證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借錢時有其他人在場見證,那么可以找到這些人對債權進行證明。
(三)對方財產證據
訴訟的最終目的是拿到借出去的錢,但不少人為了逃避債務,就會將自己的財產轉移他處。依《合同法》第74條第1款規(guī)定,債權人可以撤銷的債務人的行為,一是放棄到期債權的行為;二是無償轉讓財產的行為;三是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的行為。為了避免拿不回財產的情況,就要搜集對方轉移財產的證據以行使撤銷權。
什么證據都沒有別人欠錢的行為就是俗稱的口頭借款,這種情形一般發(fā)生在親戚之間,但是這種借款方式很容易發(fā)生糾紛。由于沒有借款的證據,從形式上說,也并不清楚還款的日期,故此債權難以得到保障,故此在借款時,最好還是讓對方書寫借條。
欠錢不還法院強制執(zhí)行程序是怎樣的
老公欠錢老婆要還嗎,夫妻共同債務的范圍
欠錢沒有欠條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其森,男,中共黨員,山東民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會員,具有A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職業(yè)資格證書,先后作為濟寧市司法局值班律師、濟寧廣播電視臺嘉賓律師、多家單位法律顧問。其法學理論功底深厚,邏輯思維嚴謹,多年從事法律工作,積累了豐富經驗。以“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作為執(zhí)業(yè)理念,恪守職業(yè)道德和執(zhí)業(yè)紀律,維護委托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辦理過多起疑難復雜的刑事、民商事訴訟、業(yè)務談判等訴訟、仲裁和非訴訟法律事務,幫助困難群體爭取合法權益。執(zhí)業(yè)中運用嫻熟的辦案技巧和訴訟策略,為委托人處理了各種棘手的法律問題,以專業(yè)、細致、高效的辦案風格獲得當事人的一致好評及推薦,享有良好的社會聲譽,被評為“先進個人”! 位于:山東省濟寧市區(qū)火炬路與金宇路交叉口,向東50米金宇路路南的英特力科技樓5樓518室。面談前,請先電話15563765225預約再過來!
關于三級乙等醫(yī)療事故的規(guī)定
2021-02-26如何防止醫(yī)療事故
2021-02-28工傷護理費是否可以申請賠付
2021-01-13評殘之后續(xù)治療誤工費如何計算
2021-02-05安置房簽了合同打官司有效嗎
2021-01-27網絡上“人肉”是否違法
2020-11-17反擔保抵押權人是誰
2020-12-06子女撫養(yǎng)費一方拒絕支付怎么辦
2020-11-09不繼承遺產可以不贍養(yǎng)嗎
2021-02-10寄存人不支付保管費怎么辦
2021-01-13未成年繼承遺產需要償還債務嗎
2020-11-30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股東之間的競業(yè)限制協(xié)議有效嗎
2020-12-28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1-01-0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20保險理賠的程序包括
2021-02-26被自己的車軋死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17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