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因疫情信用卡還款可以延期多久?
具體時間應當根據協商處理認定,具體時間可以根據不同的銀行來確定。各大銀行的處理情況:
1、工商銀行
參加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工作人員、確診患者、疑似隔離人員及其配偶,疫情期間如工銀信用卡發生透支、融e借(個人信用貸款)因不便還款發生逾期的,適當延長還款期,不視為違約,同時根據以上人員的實際情況及合理需求,提供重新安排還款計劃及征信調整等服務,以上人員疫情期間工銀信用卡違約金等相關費用可給予免除收取。
2、建設銀行
參加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政府工作人員,疫情期間在中國建設銀行的個人貸款、信用卡透支發生逾期的,不視為違約,不進入違約客戶名單。
3、農業銀行
對受疫情影響的個人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客戶,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農戶貸款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后還款時間。在符合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的前提下,對參加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員,在疫情期間的個人貸款、信用卡透支發生逾期的,暫不視為違約,不進入違約客戶名單,不計收罰息。對其他受疫情影響、非個人主觀原因造成個人貸款、信用卡透支、農戶貸款發生逾期的,一律不視為違約,不進入違約客戶名單,不計收罰息。
4、中國銀行
加大對防疫相關個人客戶保障力度。對參加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政府工作人員,以及確診患者、疑似人員及其配偶,疫情期間在中國銀行、中銀富登村鎮銀行、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的個人貸款、信用卡透支發生逾期的,將給予還款期寬限,不計為違約,不計入個人征信逾期記錄。
5、交通銀行
對參加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員,疫情期間在交通銀行的個人貸款、信用卡透支發生逾期的,不視為違約,不進入違約客戶名單。
6、郵儲銀行
對受疫情影響個人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對參加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政府工作人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及隔離人員,疫情期間因還款不便造成逾期,暫不視為違約,不進入違約客戶名單,將減免逾期利息和罰息,提供征信修復。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適時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后還款期限。
7、招商銀行
對參加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確診患者、疑似隔離人員及其配偶,以及受疫情影響還款不便的客戶,在出具證明后,可以延期還款一個月。
二、法律依據
按照央行以及銀監會《關于加強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業服務配合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在第三條的規定處理,明確對受疫情影響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要在信貸政策上予適當傾斜,靈活調整住房按揭貸款,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后還款期限(簡單來說也就是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各銀行均是會給予一定的延期還款)所以說因為疫情導致無法工作無法按時償還信用卡,不用過于擔心各銀行均是會給予延期還款。
如果不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而導致的無法正常工作,建議為了自身今后的工作以及個人征信不添加污點(逾期記錄)些時候可以選擇最低還款或分期還款,這樣不僅僅可以降低還款額,對于個人征信也不會有任何影響(在還款日前辦理最低還款或分期還款屬于正常還款)。另外,疫情之下,除了銀行機構外,不少持牌消費金融機構也投入至疫情防控中。北京商報注意到,截至目前,包括捷信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海爾消費金融、錦程消費金融、華融消費金融、湖北消費金融等多家機構,在非常時期為用戶提供了息費減免和延期還款等綜合性措施紓解困難。
因疫情導致無法還款的,需要向銀行說明原因,但信用卡相關債務情況是不可以免除的,特別是涉及到違法情況的,或者銀行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的,還需要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可以按照信用卡詐騙罪來追究刑事責任。
隱瞞疫情導致傳染人員增多怎么辦
傳播虛假疫情消息構成造謠罪嗎
疫情期間酒店是否可以免費退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鑒定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11職業病待遇包括哪些
2021-01-31出版單位應如何避免侵權
2021-01-10聯營企業適用破產法嗎
2021-01-25有錢買房卻不給撫養費怎么辦
2021-02-10合同到期解除協議書還有效嗎
2021-02-19顧客如果喝醉酒在超市摔倒,誰來擔責
2020-12-24二手房中介費支付方式及注意事項
2021-03-10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定期人壽保險是怎么進行理賠的
2021-02-12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怎么對保險業非法集資處理
2020-12-07保險公司如何更進一步保障大家的合法權呢
2020-12-04分紅保險的特點與分配方式分別是什么
2020-12-09人身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6車輛自然災害險多少錢
2020-11-15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三條
2021-03-08施工中車輛碰撞保險賠償嗎
2021-02-13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
2021-02-20機動車所有人 管理人未按照規定投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 應當受到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