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犯罪嫌疑人從被拘留或逮捕起,至司法審判終了前這段羈押時間,短則半年,長則兩年不能與其近親屬或者監護人會面。因為我國刑事法律沒有規定被羈押人羈押期間享有會見親屬權利,根據刑事司法慣例,看守所不允許犯罪嫌疑人會見其親屬。這一做法是否人道,是否合理?我認為被羈押人會見親屬權利屬于司法人權內容,應該遵循國際刑事司法慣例給予保障。
保障被羈押人審前會見親屬權利是國際刑事司法人權的要求。聯合國刑事司法準則十分關注被羈押者審前待遇問題,《聯合國拘禁者待遇最低限度標準規則》和《保護羈押或監禁人的原則》都規定了被羈押人享有接觸家庭成員權利內容。關于接觸家庭成員權利包括被羈押人有權要求司法機關通知其近親屬有關羈押的原因和地點,有權要求會見自己的近親屬,有權與自己的親友通信,有權與自己的親友保持一定聯系等項內容。以上內容已構成國際刑事司法人權的組成部分,在許多國家刑事法律中得到確認和保障。
但是對于被羈押人會見親屬權利,我國的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卻采取了回避和保留態度。我國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律沒有涉及被羈押人審前會見親屬權利內容,由于立法回避這一問題,所以在理論上既不能肯定存在這一權利,也不能否定存在這一權利。在司法實際中,司法機關則采用了兩種做法:對于中國籍的犯罪嫌疑人,沒有任何刑事訴訟規則規定被羈押人的會見權,只允許被羈押人與近親屬通信,不允許被羈押人與近親屬會見;對于外國籍的犯罪嫌疑人,1998年《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334條規定:“在公安機關偵查羈押期間,經公安機關批準,外國籍犯罪嫌疑人可以與其近親屬、監護人會見、與外界通信。”可見,我國司法機關對于被羈押人會見親屬權利既肯定又否定,但是實施內外有別政策,對于外國籍犯罪嫌疑人的會見親屬權有所考慮,而對于中國籍犯罪嫌疑人的會見親屬權則不予以考慮。這種內外有別顯然屬于一種不平等的司法待遇。
我國對此問題立法上的回避態度和司法中的保留做法可能出于種種現實原因考慮。但是顯然它與多數國家刑事司法慣例相背,不符合國際刑事司法人權保障的要求,影響我國刑事司法的社會聲譽,損害我國司法機關的國際形象。
保障被羈押人審前有權會見親友是一種司法人道待遇。根據我國刑事訴訟程序,被羈押人從拘留逮捕起至一審審判止,如果沒有任何法定延長情況的,其羈押期限是4個半月;如果有各種法定延長情況的,其羈押期限可長達20個月。除此之外還有特別重大復雜案件所適用的合法長期羈押以及司法機關違法辦案所造成的超期羈押情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得癌癥能辭退嗎
2021-02-11中秋節、國慶節超時加班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08股東代表訴訟需要滿足的條件
2021-01-052020年浙江省各市消費者投訴協會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3-03什么是應付票據貼現
2021-02-01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9合同債權質押涉及到三方當事人是誰
2020-11-10效力待定合同是否履行
2020-12-21競業限制協議每個月應該給補償嗎
2021-02-19漲薪一個月后辭職應按漲薪前薪資發放還是漲薪后薪資發放
2021-01-03壽險的追訴期是兩年嗎
2020-11-15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可以有哪些
2020-11-21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保險公司理賠要原件嗎
2020-12-20車在收費停車場被劃怎么索賠呢
2020-12-22保險代理合同的內容
2020-11-28村干部挪用土地出讓金怎么處罰
2021-01-08吳川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11上海拆遷安置房如何辦理產權證
2020-12-27農村、城市居民住房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6